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吕尚春 什么时候限购令会微调?什么时候保障房形成制度化供给?什么时候房价是底部?诸多问题,在房地产调控已冰冻一年半的情形下,仍然只能用“纠结”二字来概括。
即便是对于“微调”,行政平台依然保持了高度的敏感。2011年12月31日,北京发改委称,该市房地产调控将予以微调,并通过半官方管道表示外地人买房社保将从5年下调为3年。然而在十天之后,这个谨慎的试探宣告止步。
与去年海南三亚、广东佛山试图松动限购,被“秒杀”不同,此番北京限购令是否微调显然经过了不同力量的博弈,而最终维持政策强势干预市场的“指令性”格局得以延续。只要限购没有任何松动,那么房价持续下跌、投机者无法进场的“战果”,就不会有丝毫变化。
这几乎是付出了最小最轻的管理成本,而维持了一个冻至“冰点”的业绩。来自北京房协的表述已非常清楚,宏观调控“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标已然到位,在限购不放开的情形下,对于首套置业予以微调,不会对房价稳定造成影响,况且在“国八条”的约定中,对刚需购房的鼓励是此轮调控应有之义。
显然,在变与不变之间产生了不平衡,应该变化的房价已发生明显变化,而原地踏步的保障房工程大多数却仍然“只见开工,不见落地”。保障房供应是否能真正到位?地方政府是否在消极应对?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面前,选择对于商品住宅的冰冻状态,等于是对保障房进展缓慢的惩罚性平衡,只不过被惩罚的不是保障房,而是商品房市场。对于房价的高压,可以搏取相当一部分民意,然而因此造成的“非市场因素”,却同样会伤及其他基数庞大的另一部分个体。
行政作为的不确定性,最易造成“市场预期”混乱。对于在观望中的购买者而言,他难以预期,如果调控仍然严苛,那房价肯定还会下跌,可以再等一等,如果开始微调,房价趋稳,那现在无疑是入场的好机会,但是,到底房地产冰冻到哪一天呢?这几乎是任何人不敢触碰的谜题。
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同样难以预期,借银行贷款,斥巨资拍下的土地,如果不甩卖,难以偿付到期利息,如果频频甩卖,那么对于一个商业体而言,同样是不公平的。正是由于政府收取了巨额土地出让金之后,保障房难以到位,导致了调控政策难以解冻、预期失序,然而失序责任却被新的“行政指令”,把抗压重担抛到了盖房者与买房者身上。
对于行政“一刀切”的迷恋,只能说对于不同的利益主体,一部分拥有绝对的弹性,一部分只能服膺于来自权力的“指令”。自2003年开始,这个怪现象就一直在翻腾不止,121文件要挤出房地产泡沫,恢复保障房制度,然而其后不久却有18号文承认了房地产支柱地位;2006年终于有了“住房保障办”,然而2008年危机中的独家救市却把刚刚抬头的“保障机制”按在了婴儿车中;2010年保障房大幅开工,然而真正竣工者寥寥无几,单位房、集资房、拆迁房统统算成保障房,几乎已成公开的秘密。
可以明了的是,正是因为保障机制的持续失灵,最终延宕为房地产的预期失序。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此种折腾的逻辑不变,那么种种“变脸保障房”必然越来越多;而有朝一日,房价反弹之时,在观望中未出手者,又会重演涕泪嚎啕的悲状;房地产商撤出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盘下矿山资产……诸此等等,都是因为在变与不变之间,发生了根本的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