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小心人民币国际化“陷阱”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6日 11: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欧阳晓红 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已经起步,境外人民币就要回流;人民币国际化的三大职能“计价、结算、储备”却有些概念不清;比如币值稳定才是成为结算货币的动因,但稳定并不意味着升值。

  此前由于离岸人民币与在岸人民币的价差,人民币成为投机者的套利工具,更甚者,离岸人民币价格一度牵制了在岸人民币的价格走势。好在人民币多空博弈渐趋平息,央行维系人民币币值的能力不容置疑;人民币成为被投机对象的担心逐渐减轻。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两大潜在风险若隐若现,即宏观调控工具效果减弱,以及未来自由资本流动带来的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尤其是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影响。

  在国内外双重变革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何在?能否或者如何避免陷入国际化的“陷阱”?

  现阶段,不少人把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跨境使用、以及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建立等同,有本末倒置之嫌。前者概念过于狭窄,跨境使用并非最终目标;至于后者,那只是利于扩大既有国际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如果追溯离岸市场的发展历史,很难找到哪个国别的货币是靠离岸市场成为国际货币的。

  纵观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诸如边贸结算协定、货币互换协议、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离岸市场融资、在岸金融市场开放等;而短期发展趋势则包括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逐步开放在岸金融市场,比如RQFII的开闸便是例证;以及将在A股市场推出国际版,允许境外企业与金融机构到境内发行A股;扩大熊猫债券发行规模,允许境外企业与金融机构到境内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

  然而,就算是人民币在更为广泛的区域使用,资本项目不可兑换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均未市场化的背景下,人民币计价与储备的依据可能不存在。

  学者认为,一国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包括两个层面:允许境内居民把本币兑换成外汇用于境外资本项目下的投资或交易;允许境外非居民可以用外汇兑换成东道国货币用于东道国的资本项目下的投资或交易。

  还有学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四个方面稳步推进,诸如资本项目逐渐、有序开放;人民币境外流通及离岸市场发展;利率市场化,以及基于市场化原则的有弹性的汇率机制。

  不过,追根溯源,作为主权货币的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法理与金融”两大基础来支撑。事实上,已进入2012年的人民币仍沿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律规定。如果法理与金融基础都不具备,像在国内都没有一个主权债券的“池子”,如何真正践行人民币国际化呢?此外“藏汇于民”也是基础工作,资本项目可兑换不妨从普通居民做起,创造条件让个人和企业愿意持有外汇资金,支持他们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这些投资会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为相应项下的资本流出,利于实现资本双向流动,实现资本项目平衡。

  也因此,做好人民币国际化的三大扎实基础工作才是重中之重。

热词:

  • 人民币国际化
  • 陷阱
  • 人民币汇率
  • 人民币结算
  • 人民币币值
  • 人民币离岸中心
  • 资本项目
  • 离岸市场
  • 池子
  • 藏汇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