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当地时间1月19日,拥有131年历史的老牌摄影器材企业――伊士曼柯达向法院正式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从而证实了此前人们的猜测。
柯达走到这一天,不会引起多少惊奇,因为对于它的没落人们早已心知肚明:这家曾经财大气粗的明星企业,最后一次年度盈利已是2007年的事,自2008年以来它一直严重亏损,市值只剩下1.2亿美元左右,本月初,柯达即将申请破产保护的传闻便甚嚣尘上,令其股价一度暴跌到0.50美元以下。全盛时期,柯达拥有正式员工6万人,但如今,正式员工数量只剩下约7000人。据路透社分析,此次提交破产保护,将令至少1.9万人的饭碗岌岌可危。
许多人都指出,柯达的失败是“技术落伍”:在数码时代里顽固维持一个庞大而过时的胶卷产业体系,命运几乎是注定的。然而柯达本不该如此“歹命”,它曾拥有比如今风光得意的对手们更多、更好的机会,更丰厚的资产和更早的起步点,但所有这一切都被它自己的短视和保守所挥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人敏锐地指出,摄影业的未来在数码摄影,未来几十年里,人类将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进入数码摄影时代,传统的胶片摄影将迅速成为过时的东西。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柯达将继续是赢家,因为它不仅在业内是龙头老大,拥有完善的全球销售网络、良好的品牌口碑、充裕的流动资金,还是当时尚不成熟的数码摄影技术的发明者:1975年第一台数码相机是柯达所开发生产。然而柯达公司决策层却缺乏对时代发展和未来市场走势的前瞻性,惟恐弃胶卷而用数码,将导致自己传统优势的丧失,和在胶卷领域大量投资的白白浪费,对“亲生”的数码技术不屑一顾,甚至出于担心“新技术冲击旧技术”的小算盘,把数码摄影技术打入冷宫。
从120黑白胶卷到反转片,从135彩卷到一次使用的简易胶卷式相机,柯达成为几代人心目中摄影与怀旧的代名词,靠的是始终把握时代脉搏,走在社会消费趋势之前。一旦丧失这种前瞻能力,即便手握满把好牌,也会坐失良机,徒留嗟叹。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柯达的主业盈利水平已开始锐减,但公司决策层的应对,却是将宝贵的资金用于诸如资本运作或房地产投资等“多种经营”,并执着地继续收购国外胶片企业、品牌;2004年被逐出道琼斯70指数股行列并未能引起足够警惕,决策层居然想出将市场重心转移到中国、印度、非洲等“落后市场”,希望这些“落后市场”的边远地区可以继续消化其过时的胶卷产能,弥补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被挤出的空缺,结果在低档和“山寨”数码摄影产品甚至手机摄影功能的冲击下七零八落。
按照美国相关法律,破产保护不等于破产,如果企业能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清除债务恢复活力,就可起死回生,柯达CEO彭安东也表示,瑞德集团正帮助柯达寻找买家,出售其1100项数字专利,以换取宝贵的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和改善企业状况,但柯达重点推销的那些专利,大多是过时的“古董”,谁会出大价钱购买这些没用的东西?更可悲的是,相较于过时的胶卷生产线、销售网络和垃圾金融资产,这些专利算是唯一还拿得出手的拍卖物了。
技术落伍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眼光落伍、意识落伍,一个眼光落伍、意识落伍的实体,哪怕手握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坐拥丰厚资金和庞大人才库,也会在时代惊涛、市场骇浪的冲击下体无完肤,甚至尸骨无存。曾几何时,数码这个宁馨儿率先敲响了柯达的大门,天与不取,必受其殃,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