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全球商业经典》封面文章:镀金时代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3日 13:3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全球商业经典》杂志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每年500部新片,但很多长得都一样,繁多掩盖不住单调;热钱涌动,但大都只愿意重复那些已被证明的市场成功,丰裕也挽救不了贫乏,这到底算不算中国电影的好时代?

  “现在应该算是个好时候,钱涌进来了,新人也冒出来了,大家都有机会(拍电影)了。”在北京丽都饭店附近的雕刻时光咖啡馆里,电影导演杨树鹏吐出一口烟,说话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他的第三部电影正处于最终剪辑阶段,连续熬夜工作让他眼圈发青,只能不断地靠抽烟来提神。再次吐出一团烟雾后,杨树鹏又修正了自己的说法:“至少大家能看到机会了。”

  北京东三环、四环之间影视公司和影视圈里的人扎堆,这家名字取自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书名的咖啡馆也成为了圈里人常约会见面的地方。刚落座,杨树鹏就发现了一个电影频道的老朋友。店里坐着的每个人似乎都跟电影有点关系,男性打扮得像艺术家,女性则不少拥有超常规的美貌,中文、英语和广东话夹杂的低声细语间,“新项目”、“好案子”、“卡司”、“Fund”这样的词在弥漫的烟雾中飘来荡去。

  杨树鹏所说的好时候,比照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这一段国产电影业的低潮期。原本属于国家文化事业的电影从行政体制中脱离,但还没完成市场化转型,大量DVD和录像带等音像制品冲击国内电影市场,国内年票房收入一路跌落到10亿元以下,大部分还来自跟国外分账的10部进口大片—要知道,早在1992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就达到了32亿元人民币。没观众自然也就没有投资,行业一潭死水,电影人只能改行拍电视剧、拍广告、拍MTV,拍所有能挣钱的东西。

  那时的杨树鹏还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担任编导。2002年之后,杨树鹏成为崔永元策划的纪录片《电影传奇》的总导演,这个节目让人们回想起国产电影的黄金年代,那时电影是中国普通人最重要的精神文化食粮,一部电影能影响一代人。也正是以这一年年底公映的国产大片《英雄》为开端,国产电影市场开始了复苏,随后的八九年间,中国电影票房几乎以年均增长超过30%的速率快速增长,直至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创纪录地实现了超130亿元人民币的年票房总收入。曾经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单片亿元票房,现在每年都有十几部电影可以轻松跨越。

  不过,这个好时候的成色还是不够足。考虑到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130亿仍旧只是个差强人意的数字。两个可以用来横向对比的产业数据是,中国动漫游戏行业在2011年的产值超过了1100亿,而中国洗浴行业2011年的总收入则超过1500亿;纵向比较的话,虽然票房收入屡创新高,但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观影人次还远远没有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水准,1979年中国创纪录的293亿总观影人次仍是2011年10亿左右总观影人次的数十倍。

  虽然市场增长带来了热钱,但这些钱能不能呆在行业里还是个问题。制片人万军描绘行业现状是“85%的电影项目都赔钱,至少不盈利,剩下15%的盈利项目则被外界大大放大”,一个众所皆知的现象是,除了投资人,大家都挣到了钱,可是投资人没挣到钱的话,谁又能保证钱会一直源源不断呢?热钱往往也是缺乏耐心的,背后的金主很多只是被一时的玩性所驱动,等这个产业的光环在他们眼中消散就会掉头走开。而一旦资本大规模撤出,热钱冲刷过的产业会比以前更加干涸,这一幕已经在很多国家的电影业发生过。

  无论如何,这个好时候还是让杨树鹏在“第一部电影悄无声息、第二部电影死水微澜”的遭遇下仍然得到了拍摄新片的机会。这部今年即将上映的抗战题材电影目前还只有一个英文名“An Inaccurate Memoir”(《不准确的备忘录》),它的中文名《匹夫》则正在等待电影局的审核。总局领导也说不出这名字具体有什么问题,就是“觉得怪怪的”。

热词:

  • 动漫游戏
  • 商业电影
  • 经典电影
  • 经典台词
  • 经典游戏
  • 东成西就
  • 失恋33天
  • 南方周末
  • 钢的琴
  • 东成西就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