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投资始终是服务,目前,我们做PE的任务就是培养高速增长的企业,帮助企业家改变观念,使其迅速做大做强。”
虽为教师出身,但吴克忠却和投资有着不解之缘。10年前,他投身PE领域,成为优势资本(私募投资)公司(下称优势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开始了新的征程。
他对优势资本有着自己独到的定位,将投后服务摆在重要位置,并为此推行投资的流程化与模块化,以保证服务质量。
第一桶金
吴克忠很早就接触到投资。
1987年,他从上海交大毕业后留校任教,课程是技术经济。1989年,恰逢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筹备证券交易所,上海交大顺势率先开设证券课程,吴克忠主动申请将教学转向了证券领域,并成为当时有名的股评家。
从此,他的人生就与投资融为一体。
1992年,时任福建省副省长的刘明康,在报纸上看到吴克忠关于证券市场和企业改制的文章,觉得非常有见地,随即派人邀请吴克忠回到家乡福建考察,为几家具有上市潜质的企业出谋划策。其中就包括曹德旺创立的福耀玻璃。
这成为吴克忠命运的转折点,将他从二级市场拉到了PE投资领域,同时也让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福耀玻璃,在吴克忠接触时,远没有今日的风光——坐落于福清市高山镇,工厂破旧,并不显眼。其创始人曹德旺一天三顿都在食堂里凑合,晚上长期睡在玻璃厂里。
1991年,福耀玻璃作为福建省第一家公开发行原始股的企业,发行了一批每股价格为1.01元的原始股。然而,很多人并不买单,甚至有一些买了其原始股的小股东要求退股。
不过,专攻证券领域的吴克忠却看到了机会。
1993年,福耀玻璃成功上市,其股价从2元涨到近50元。而吴克忠通过低价收购股票赚到200万元。
多方共赢
2002年底,吴克忠与友人陈荣一起创立优势资本,吴克忠是最大的个人股东,初期资金规模1.1亿元。
至今10年间,优势资本投资了上百个项目,已经上市的企业达30家。
“通过这十年的投资,我们逐步了解到,PE投资最关键的并不是钱,最关键的是项目资源与渠道的布局,因为即使你有100亿元,如果你不能投出去,找不到好的项目,那么你的钱随时可能被LP(基金投资人)收回。”
因此,和其他基金拼规模的方式不同,吴克忠将精力放在了对项目渠道的布局方面。
“以前PE投资是项目很多,钱很少,好项目都是靠碰来的,大家投资很轻松,而现在,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PE投资的项目需要机构通过渠道,系统地发掘。”
通过近几年的布局,吴克忠为优势资本建立了横向与纵向的两个“渠道源”。
横向上,优势资本进行了区域布局,通过在各地建立十几个办事处挖掘项目。比如,除了三个在上海总部的核心合伙人之外,还将全国市场分为华东、华南、华北、西南和中国香港五大分区,每个分区都由一位区域合伙人领衔。此外,还曾在丹东以及重庆等城市建立基金,利用每个城市的区域性特点寻找符合其投资标准的项目。
“比如在河南,我们就会根据其农业大省的优势,重点寻找一些农业项目,而在东北,则是利用其老制造业基地的区域优势,重点发掘一些现代制造业的项目。”
纵向上,通过与专业协会以及银行的合作,实现多方共赢。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工商银行的合作。
作为第一家与工行合作的PE机构,优势资本不仅2009年借助工行的渠道募集了一只5亿规模的基金,还通过与银行的纵深合作,有效推动了银行的转型,实现二者双赢。
“我们发现,工行的项目资源最好,最后就找到其相关部门。”几年合作下来,吴克忠发现,他们找对了合作伙伴,“不仅在项目资源上工行有优势,利用银行的客户,我们还积累了一批个人LP,此外,银行的风险控制系统也弥补了我们的不足。”
借助工行的优势,优势资本不仅自身获得了发展,而且还通过摸索,为银行在服务企业方面寻找到了更好的方式。在三年的磨合及了解之后,2011年,优势资本成为工行的“最佳合作伙伴”,进而将与其从纵向合作转变为横向合作。
“目前,我们正与工行合作募集二期基金,此外,还将通过工行的各个区域银行,实现在多个地方布点,大家一起做大。”吴克忠说。
重新定位
十年之后,当国美前总裁陈晓等一批企业家开始投身PE投资的时候,吴克忠对自己及优势资本重新进行了定位——即找到好的企业家,通过对其早期培养,切实提供投资后服务,以及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供对资本的对接口,与企业一起分享其高速增长的收益。
“投资在我看来,就是将企业由原本的夏利车改造成为法拉利的过程,而资本不过是跑车高速运行过程中的汽油,如果不将其改造成为法拉利,实现真正的成长,即使有更多的资本,企业也不可能实现高速、可持续增长。”这个改造的过程,在吴克忠看来,就是PE投资后提供服务,而这个服务,并不是每家PE机构都能够做到。
“很多PE在投资的时候都说得很好,提供很多服务,但是实际做到的并不多,而我们则是将其坚持下去。一般来说,在投资过程中,我们的价格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我们不是通过很高的价格去投资,如果别人出12倍的市盈率,我们通常只是出9倍,因为企业始终呈现高速增长并不现实,只有建立帮助企业增长的机制,企业才能够实现复合增长。”
那么吴克忠及优势资本是如何做到切实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呢?
“以前,对投资人的个性化要求比较高,如果这个人做得很好,就会有别的机构来挖人,一旦这个人离开,也会将项目带走,最终给基金带来很大损失。”经历过人才流失的阵痛之后,吴克忠开始在优势资本内部,将投资流程进行切割,实现了投资流程化与模块化,同时通过人才自己培养的策略,保证投资服务的质量,这改变了投资圈通常一个人负责投资及投资后管理的弊端。
“在我们公司内部,做市场的就做市场,他们找到项目以后,我们有专门的投资团队来判断这个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随后进行投资,最后,我们还会有专门提供增值服务的团队,帮助企业实现规范化运营,同时,帮助企业实现在任何一个阶段,完全与资本对接,真正做好PE机构充当资本市场价值导航仪的角色,最终,让企业发展更加迅速,减少弯路。” 吴克忠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