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徐明徽
“睡不着觉怪枕头。”雨润食品(01068.HK)近日一则业绩不佳缘于媒体负面报道的公告,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2月10日,雨润食品披露2011年业绩盈利警告。公司公告称,由于媒体持续多月的负面报道影响了集团的商誉和消费市场对于集团产品的信任,此外因原材料(特别是生猪)成本大幅上涨,集团2011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的经营环境变得艰难。其2011年度未经审核管理账目的初稿显示,集团2011年全年的净利润相比2010年下跌38%左右。
公司还表示,董事会相信集团于过去数月已经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恢复业务及维持市场份额,确保上述短期挑战不会对集团未来发展产生长远影响。集团去年业绩将于3月正式公告。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业绩下滑非但没有自查管理能力和企业问题,反将问题推给作为监督力量的新闻媒体报道,实在令人诧异。媒体对雨润食品的“负面报道”始于去年年初。2011年1月,雨润食品附属公司陕西渭南生秦肉类加工公司(下称“渭南生秦”)的一批问题猪肉,在被查扣后又被放行流入市场。6月下旬,渭南生秦问题肉事情被媒体曝光,随后渭南市多部门组成的专家调查组前往代理店进行二次肉检。7月,出现问题猪肉的渭南生秦被停产自查。
而到了2011年9月,雨润食品再次被曝出有染“瘦肉精”传闻。9月9日,雨润食品在联交所发布公告,集团下属公司河南雨润北徐肉类食品公司在9月1日执行自检过程中,从某生猪供应商的一批生猪中检测到一头对瘦肉精药检呈阳性的生猪,已进行无害化销毁。
另外,在二级市场上,雨润食品的股价也不“消停”。去年以来,境外上市的中资概念股受到对冲基金的轮番攻击。雨润的“问题肉”事件,也让境外对冲基金找到了又一个可介入的由头。在渭南生秦出现问题猪肉期间,市场消息称,美国调查公司浑水公司发表了有关雨润食品的负面报告,导致对冲基金大规模沽空雨润。雨润食品的沽空比率在去年6月中旬后至渭南生秦“问题肉”被曝光一直处于高位。6月23日起,雨润食品连续四个交易日大幅下跌,累计跌幅逾30%,市值蒸发150亿港元,6月27日单日就大跌近20%。紧接着8月底,雨润食品部分高管又进行大规模减持,其中,祝义亮以及副总裁兼执行董事葛玉琪、冯宽德先后以17.2港元至17.9港元的每股平均价抛售810万、800万、700万股雨润食品。而在公司澄清河南雨润北徐公司被曝“瘦肉精”事件的前一天,公司股价亦大跌近17%。
事实上,雨润食品在去年8月发布的2011年半年报中还显示公司业绩向好,报告披露,由于期内生猪价格显著上升和屠宰量增加,带动公司营业额同比大增89.3%至164.56亿港元,期内股权持有人应占净利润16.09亿港元,同比增长22.9%,每股基本盈利0.887港元,同比增长16.4%。
业内人士表示,雨润食品在去年下半年业绩下滑,除了受整体经济环境、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产品质量遭到市场质疑是很大原因。对于食品类公司而言,产品质量缺陷自然会导致销量的预期变化。比如双汇在经历“瘦肉精”事件后,2011年业绩预计将同比下降50%左右。雨润食品将公司业绩下滑归咎为媒体的监督报道实属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