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北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专家解读“有条件没市场”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7日 20: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7日发布《2011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除了建议以北京、上海、香港为中心建立三大都市群外,更首次提出北京建设国际性金融中心的条件正在形成。经济学家解读称,北京具备决策、监管的天然优势,但缺乏交易市场将制约北京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27日表示,北京建设成为大型国际性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正在形成,已具备条件逐步建成一座对世界经济有明显影响的全球性大城市;他认为中国作为金融大国,需要建设2-3个具有国际意义的金融中心城市。

  对此,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接受中新社访问时指出,北京实际上已是国家金融的决策及监管中心,“四行三会”亦常驻北京,但所谓国际金融中心实际上就是“钱”的中心,北京仍缺乏一个真正的交易市场来聚集国际资本。

  纵观全球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全球外汇交易的40%在伦敦完成,另有30%在纽约结算;香港、新加坡以及东京都各有所长,无论股票、债券还是外汇,金融中心都离不开市场交易的支撑。

  巴克莱资本亚洲首席经济师兼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则较为乐观,他认为以中国的国家规模,一定可以支持1个以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北京有其自身的优势:金融信息高度集中,市内也不乏大型金融机构总部。未来能否与香港、上海并列国际金融中心,关键仍在于决策分工。

  他表示,以美国为例,纽约分管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而期货市场则主要集中于芝加哥,由此造就了2个互补的金融中心;在亚洲,香港主攻股票,新加坡则汇聚区内外汇交易。黄益平建议,北京未来可考虑集中发展债券市场,与上海和香港遥相呼应。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鸣坦言,一个国家具备2个金融中心已经足够,香港和上海将来互有竞争,可取长补短,一定程度上也可对冲国际资本过度集中的风险;若将北京再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并不利于资金规模效应的形成。

热词:

  • 国际金融中心
  • 股票
  • 市场交易
  • 2011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 外汇交易
  • 期货市场
  • 大中华区首席
  • 首席经济师
  • 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陆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