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消费调查频道 >

85.4%受访者认为当前购物卡腐败依然严重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4日 10: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漫画:刘道伟

  中央财大教授建议将购物卡纳入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管理,从而监管好发卡机构的巨额资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杜治洲认为,寄希望在购物卡上做文章来控制购物卡腐败,并未触及问题的关键。购物卡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购物卡,而是因为制度不健全或制度缺失导致大量腐败机会出现。因此,寻找导致腐败机会产生的制度漏洞并完善制度,才是从源头治理购物卡腐败之策。

  去年,一张小小的购物储值卡(以下简称“购物卡”)在国内掀起了一场巨大风暴。2011年4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决整治收送礼金问题,对收送各类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的,以收送同等数额的现金处理。同年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委《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进一步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

  时至今日,国家对购物卡问题的综合治理已近一年。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250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购物卡腐败问题依然严重。

  受访者中,22.0%的人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26.6%的人住在省会城市或其他大城市,34.5%的人住在中小城市,15.7%的人住在县城,1.2%的人住在农村。

  对于所使用购物卡的来源,48.7%的人首选“单位发放”

  北京市海淀区居民张媛(化名)发现,自从去年国家治理购物卡以来,单位基本上就没发过购物卡了。不过,一个多月前,张媛和朋友在北京崇文门某大型商场选购首饰时,身边突然凑上来一个中年男人,问她们需不需要用购物卡代付款。

  张媛一开始挺纳闷。在听完对方的解释后,她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些人用较低的折扣价收购购物卡,然后在商场里以能打折为诱饵寻找消费者,在一定折扣(高于收购时的折扣)的基础上用购物卡替消费者付款,从中赚取差价。商场里的销售人员告诉张媛,许多消费者为了能少花些钱,很乐意让这些人用购物卡代为付款。

  在山东省烟台市居民贾先生眼中,对于购物卡问题的治理好比是隔靴搔痒。他告诉记者,自己身边用购物卡的人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就连他自己也用过几张购物卡,面额从200元到1000元不等。

  “所谓购物卡实名制只是买卡人要实名制,用卡人不用实名制,这就好比有人实名制办了一张银行卡,里面存上钱,然后送给别人去消费。这难道就能治理得了购物卡腐败吗?”贾先生质疑。

  调查显示,自从去年国家治理购物卡问题后,82.6%的人曾使用过购物卡,33.4%的人“经常使用”。

  对于所使用购物卡的来源,48.7%的人首选“单位发放”,26.2%的人选择“亲友之外的其他人馈赠”,25.0%的人选择“亲友馈赠”,20.0%的人选择“自己购买”。

  关于受访者所使用购物卡的面额,101~500元的占45.3%,501~1000元的占28.7%,100元及以下的占18.9%,1001~2000元的占8.9%,2001~5000元的占4.1%,5001元以上的占2.9%。

  73.5%的受访者对购物卡治理执行力度给予负面评价

  去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中明确给出了治理购物卡问题的具体措施。此次调查显示,对于这些治理购物卡问题的具体措施,30.9%的人表示“了解”,24.9%的受访者表示“一般”,43.3%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

  在具体治理措施中,受访者认为最有效果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收受购物卡的,以收受同等数额的现金论处”(42.3%)。

  接下来依次为:“对购买记名购物卡或一次性购买1万元以上不记名购物卡实行实名登记制度”(18.4%);“单位一次性购卡5000元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5万元以上应通过转账,不得现金支付”(17.4%);“不记名购物卡面值不得超过1000元”(17.2%);“记名购物卡面值不超过5000元”(11.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朱大旗教授指出,7部委《意见》中明确规定了一些例如“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上”的购物卡份额起点,而正是这些规定为许多人规避购物卡治理提供了可能性。比如规定一次性购买1万元以上不记名购物卡需要登记,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多次购买小额购物卡的手段规避登记;再比如规定单位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000元以上不得使用现金,一些发卡机构有可能和许多单位勾结起来开多张发票,每张发票的金额都不足5000元。

  “购物卡问题之所以一直很难被真正治理,执行力度不够、执法不严、监督管理不到位是重要原因。”朱大旗认为,在治理购物卡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人民银行、商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反腐机构、检察院等各个部门,如何配合、协调好就成了决定治理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

  调查中,对于治理购物卡问题的相关措施的执行力度,仅6.9%的人给予正面评价,73.5%的人给予负面评价,14.8%的人表示“一般”,5.8%的人表示“不好说”。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郭田勇教授认为,要治理好购物卡问题,必须从金融制度本身进行研究、设计。他建议,一方面应该给购物卡发卡机构设立门槛,国家发放相应的牌照,保证发卡机构的资质符合一定条件;另一方面,应该将购物卡支付纳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管理,从而将发卡机构手中巨额的资金监管好。

  “购物卡问题表面上是卡的问题,实质上是财政信息公开的问题。”朱大旗指出,对于购物卡问题,许多公众担心的是,部分单位不公开购卡信息或者单位发卡去向不明,无法监督。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建立从预算到使用再到决算都全程公开、透明的财政制度。

  85.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购物卡腐败问题依然严重

  在与购物卡有关的诸多问题中,公众最关心的莫过于购物卡腐败。去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1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8%的受访者担心滥用购物储值卡会助长腐败。本次调查则显示,85.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购物卡腐败问题依然严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建明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购物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也是腐败、行贿等不正之风的工具。由于现实中治理购物卡问题非常困难,所以应该禁止使用购物卡。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银行发行的借记卡、信用卡实际上也能起到方便支付的作用。

  “购物卡所引发的诸如腐败等一系列问题,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郭田勇举例,在香港,购物卡的发行量非常大,但是购物卡腐败的问题却不严重。所以在治理购物卡问题上,不能简单的禁止购物卡,而是需要相关部门紧密配合,规范购物卡的发放与使用,不让购物卡成为藏污纳垢的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杜治洲认为,寄希望在购物卡上做文章来控制购物卡腐败,并未触及问题的关键。购物卡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购物卡,而是因为制度不健全或制度缺失导致大量腐败机会出现。因此,寻找导致腐败机会产生的制度漏洞并完善制度,才是从源头治理购物卡腐败之策。

热词:

  • 购物卡
  • 腐败机会
  • 腐败问题
  • 意见
  • 单位发放
  • 一般
  • 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财政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