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5月第一个交易日,在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提振下,A股市场不出意外地迎来“开门红”。与此同时,近60只ST个股跌停,显示伴随退市风险渐行渐近,A股出现显著的结构分化。5月A股的红盘开局被投资者视为制度完善带来的“政策红利”。那么,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上市公司基本面隐忧不小的背景下,“政策红利”能让A股“红”多久呢?
长期以来,中国股市被定位于一个“融资型”的市场。由于相关制度存在缺陷,这个市场在不断扩大“进入”的数量、规模的同时,却鲜有“退出”的情形发生。近期相继亮相的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和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完善,无疑在向市场传达一个信号:监管层正试图通过重建优胜劣汰机制,攻克长期困扰资本市场的一些顽疾。
“从短期来看,监管层的政策有助于提振长期低迷的A股市场。”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说,“过去A股一直倾向于融资功能,对于投资者的利益考虑相对较少,这种不公平的设计也导致了股市投、融资功能的不平衡。”
从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来看,新一轮改革着力于从促使新股价格真实反映公司价值,实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均衡协调健康发展的角度,来实现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相对于新股发行制度,严厉的退市制度则给二级市场带来更为明确的警示作用,通过打击投机者的盲目和疯狂,保护投资者合法、理性的交易行为。
在一些专家看来,在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基本面仍存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政策红利”的效果可能比较有限。李迅雷表示,总体而言,目前的多项改革措施将助推证券市场走向规范、成熟。但是股市仍然是经济的“晴雨表”,A股的走势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走势和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投资者或许应该更理性地看待“政策红利”的作用。毕竟,基本面才是主导资本市场走势的决定性因素。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