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世上本没有大股票和小股票之分,只有好股票与差股票之别。然而,在蓝筹股具有“罕见价值投资”的指引下,作为市场嗅觉最灵敏的阳光私募有些失去方向。在徘徊一段时间后,终于有了新的策略:战术上做多小成长,战略上布局大蓝筹。
大蓝筹只能战略布局
毋庸置疑,阳光私募多数认为,A股史上第三次大变革一定会催生一轮牛市,以价值投资为导向的投资环境和以长期投资为主的稳健的市场氛围正在形成。那么,大盘蓝筹股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使命。
但是,对于A股未来这场注定要发生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却没有一家私募会立刻跟风配合,尤其是在过去一年中,绝大多数阳光私募亏损惨重,对于遭遇客户“压力山大”的阳光私募来说,指望大盘蓝筹股带来长期稳健的收益,显然不是当下最好的投资策略。
壹私募网研究中心对46家阳光私募的投资策略调查显示,大蓝筹股对阳光私募的吸引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当前A股市场上存在为数不少的体量虽大,但盈利尚不稳健,更缺乏内生性成长动能的大蓝筹股,这些公司在过去数年中以高价在A股市场发行,长期现金分红回报率赶不上存款利率,即便以少量红利回馈投资者,却很快又用海量的再融资来吸取市场资金。中国石油的发行,中国平安和各大银行股的再融资,都成为投资者的梦魇。
新政后资金面仍然匮乏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市场以有限的而且日益缩水的存量资金在运作。根据有关统计,沪深股市的流通市值达18万亿元,而市场的存量资金只有7000亿元,基金的市值只有2万亿元,比之2009年时严重缩水。虽然QIFF额度增加500亿美元,以及500亿人民币的沪深300ETF基金和香港500亿人民币RQFII也只能买沪深300ETF。这区区几千亿元的资金,根本撬不动市值超过10万亿元的沪深300成份股。
因此,蓝筹股的估值虽低,但对于阳光私募来说,显然只能做长期的战略性布局,而非最现实的投资标的。
绩优小成长股有赚钱效应
在身处经济转型周期的我国,不仅需要长期业绩稳健的大型企业做后盾,更需要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的高速成长股,而创业板中小板应该是其摇篮。在资本市场中,小可以逐步长大,而大未必能更大更强。对于全球任何一位基金经理来说,投资由小而大的公司往往比投资大而更大的公司带来更加丰厚的收益。
中小盘股目前仍然是阳光私募战术上的最佳标的。究其原因,除了与阳光私募追求绝对收益的基金特性有关外,最重要的是这些股票符合当前市场“缺钱”的实际与急于解困的处境,也与国际成熟股市的价值导向是投资新兴产业的高科技的潮流相吻合。
无独有偶,包括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在内的长线资金来说,也并非完全排斥小盘成长股,社保今年一季度就买入了包括三诺生物、和晶科技和普邦园林这样的绩优小盘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