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2011年CCTV315晚会 >

“瘦肉精”引发行业地震 肉企或增数千万元检测成本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5日 07:4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专题:315特别行动《“健美猪”真相》

  “瘦肉精”会不会像“三聚氰胺”一样成为揭开国内肉制品行业黑幕的导火索?济源双汇被曝“瘦肉精”事件后,双汇发展当日股价跌停,并拖累整个肉类制品板块。目前济源双汇仍在停产整顿,损失惨重。双汇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三鹿?种种猜测仍在继续。

  按照农业部门的相关规定,目前生猪进入企业屠宰抽检的比例为3%~10%,但河南省肉类行业协会副会长刘承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迫于外界的质疑,河南众多企业现在已对生猪逐头检测“瘦肉精”;而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23日也就“瘦肉精”事件首度公开表示,将汲取教训,对生猪进行逐头检测。有投资人士算了一笔账,称仅此一项费用,双汇集团每年就将增加检测成本6000万~7000万元。

  济源双汇“瘦肉精”事件,或将成为肉制品行业发展史上的分水岭,令所有企业都将面临更高的检测成本压力。双汇重组进程将受影响

  济源双汇被曝使用“瘦肉精”后,除了双汇发展股价大幅跳水以外,整个肉制品板块也受到拖累,在港股上市的雨润食品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众品食业等企业市值大量蒸发。而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河南温县、获嘉等地多个村庄走访时发现,当地生猪市场已受到巨大冲击,猪肉销售量明显下滑,众多养殖户也开始忧心生猪价格下跌。

  日前,河南省济源市畜牧局透露,济源双汇食品此前发现的19头“瘦肉精”疑似阳性生猪中,有17头已经得到确认,剩余2头排除。记者实地探访中发现,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目前仍处于停产整顿阶段。从3月17日宣布召回市场流通产品起,济源双汇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目前,仍有产品从外地召回,双汇集团可谓损失惨重。

  双汇会不会像三鹿集团因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而破产?对此,河南肉类行业协会副会长刘承信认为,双汇集团虽然在经济上损失较大,品牌声誉受损,但还不至于破产。刘承信表示,此次事件中,并不是双汇在饲养过程中使用了瘦肉精,只是部分养殖户使用瘦肉精,而双汇和有关质监部门在监管上存在问题。

  此外,济源双汇是双汇发展正在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中的拟注入资产,占整体拟注入资产估价的7%。有分析认为,事件发生后,可能会影响双汇正在谋划的重组进程。也有人猜测,处在重组阶段的双汇发展有可能“壮士断腕”,重处济源双汇,使其不至于拖累整个双汇集团。肉企自有生猪基地严重不足

  目前,河南政府相关部门对“瘦肉精”的排查仍在持续,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在提出质疑:瘦肉精在猪肉行业究竟是潜规则还是个案?瘦肉精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三聚氰胺”?

  据刘承信介绍,河南是中国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近年来众多肉类企业发展迅猛,但自有生猪基地不足,快速发展的企业便采取了“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从农户手中大量收购生猪。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生猪养殖户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了村村农户竞相养猪的情况。但是,由于乡镇级畜牧站工作人员无法达到专业配备,加上很多没有编制、工资低,这直接导致生猪在源头上容易出现问题。而农户在利益驱动之下,也很容易产生包括饲养瘦肉精在内的现象。

  据业内人士分析,自己养殖生猪的企业在整个加工产业中占比太低,这是整个行业里存在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2.2万多家生猪企业中,5万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占比连1%都不到。根据双汇2009年财报,集团现有屠宰产能2000万头左右,但其生猪大部分都不是自己养殖,主要来源为对外收购,自建生产基地产能占比不到5%。

  从事肉制品加工的金锣集团相关人士也透露,2009年前后集团领导层决定自建猪场,自繁自养种猪、商品猪,今年第一批商品猪已经出栏,未来自繁自养的商品猪数量将达到200万头,但也仅占其年屠宰量的20%左右。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目前整个猪肉加工企业大都存在供应缺口,虽有屠宰、加工与销售的优势,却缺乏养殖这一重要源头环节,这直接导致无法控制生猪质量问题。营销专家李志起直言,目前生猪养殖属于全国紧缺资源,各地肉类加工企业均在疯抢收购,使用“瘦肉精”现象绝非个别。企业检测成本或将剧增

  日前,在河南督导调查的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向媒体坦承,全国每年出栏生猪在6亿头,面对如此大的数量,“只要是抽检自然会有漏洞”。而“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正暴露出了整个监管链条上存在的缺陷。迫于外界压力,广泛采用“公司+农户”发展模式的国内肉类企业,如何杜绝让“瘦肉精”流入,守住生猪进厂这扇至关重要的大门?

  根据农业部颁布的规定,生猪进入企业屠宰,采用最基本的盐酸克伦特罗检测生猪,抽检比例标准为3%~10%。而“健美猪”事件被曝光前,肉类企业采取的抽检比例多为最低标准,如济源双汇公开表示,其生猪抽检比例仅有4.5%。有食品专家对此表示,除非逐头检测,否则无法保证猪肉食品安全。

  刘承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根据他掌握的情况,自“健美猪”事件发生以后,河南各大肉类企业都害怕“瘦肉精”流入工厂,几乎是对每头生猪进行检测。“如果长期这样检测下去,企业成本会大幅增加,像双汇、雨润这样的大企业,检测成本每年或将增加上千万元。”

  3月23日,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就瘦肉精事件首度公开表示,事件对双汇是一次深刻教训,双汇下一步将会大力发展养猪业,增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力,“出去的生鲜肉,一定要逐头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对此,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算了一笔账,认为目前市场上一张“瘦肉精”的检测试纸需要5~6元,像双汇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去年屠宰生猪近1400万头,逐头检验将增至1200万的检测量,仅试纸一项每年就要多增加支出6000万~7000万元。

  “如果短期不能从源头上解决‘瘦肉精’问题,就必须加大生猪进厂检测比例,增加“瘦肉精”检测品种,而这笔费用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压力。”刘承信表示,基层部门应该从源头上斩断“瘦肉精”滋生的土壤,这才是节约“瘦肉精”检测成本的最好手段。新闻链接“瘦肉精”检测卡销量暴增每经记者朱琼华发自上海

  突如其来的“健美猪”事件,让经营食品检测设备的公司生意顿时火爆了起来。

  3月15日上午,河南知微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王总经理怎么也想不到,公司用于瘦肉精检测的检测卡订单一下暴增了十倍。

  昨日(3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对河南、湖南一些食品监测设备公司进行采访时发现,各公司均出现了检测卡供不应求的状况,各公司也都乘着这个机会不断扩大生产量。

  河南一家食品检测设备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平常瘦肉精检测卡销售量非常小,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是一个较冷的行业,“目前国内这类食品检测公司上规模的也只有10多家。”

  记者登录淘宝网时发现,不少商家在售卖“瘦肉精检测卡”,价位在8元到720元不等,不少网店的销售量还不错。对此,王总经理介绍,“瘦肉精检测卡”有两种检测方式,一是尿检,快速方便;二是肉检,这需要专业剂量仪器,需要将肉绞碎,并摄取一定的量才能检测。对于普通家庭来讲,用“瘦肉精检测卡”检测鲜肉恐难以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