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十城记:温州 >

聚焦钱流:温州劳动密集型企业卖劳力时代已过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7日 20: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经济信息联播》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经济信息里联播》报道,近日我们栏目一直在关注温州资本的现状,温州中小企业倒闭的个案时有发生,表面看来似乎是钱荒将温州中小企业逼到了墙角。然而钱荒真的是引发中小企业陷入生存危机的根本原因吗?最近,我们的记者再次深入温州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调查,发现温州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远非“钱荒”所致那么简单。

  这是温州市鹿城区的一家大型鞋类出口企业,主攻欧美外贸市场。走进生产车间,热浪袭人。然而在这样一个高温的盛夏里,企业负责人感受到的却是来自市场的前所未有的寒意。

  温州泰马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先豪告诉记者,48外贸行业现在处于微利的边缘,(利润)一直来比较低,也就是在2%-5%之间。

  王先豪说,今年以来,人工成本上涨了至少20%,制鞋的两大主要原材料皮革、橡胶的涨幅也在20%左右,再加上人民币不断升值,三管齐下,致使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更让企业有苦难言的是,生产成本虽然涨了,产品却没法提价。

  温州泰马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先豪告诉记者,应该说我们外贸企业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前面的反倾销贸易壁垒会有一定压力,另外东南亚国家印尼制鞋行业发展,出口增加,也会对我们的行业造成一定影响,他们劳动力便宜一点,土地成本低一些。

  采访结束送记者出门时,王先豪说,他们企业行政楼里的空调一直到最近几天持续三十六七度的高温下才打开。这样节衣缩食的目的只有一个,竭尽所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保住微薄的利润。记者了解到,这家企业现有员工3500名,一年至少可以开工300天,去年全年产值4亿元,纯利润不足2000万元。按照纯利润2000万元计算,一名员工一天的辛勤工作也仅能为企业换来19元的利润。微薄的利润使得越来越多的实业企业丧失信心。

  温州市智本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永丰告诉记者,我接触比较多的老板抱怨,现在办企业真的不好办,很多企业不大想办厂,把厂房租给其他人,收取固定的租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无论外贸还是内销,温州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面临着利润微薄难以为继的艰难局面。温州市经贸委监测显示,今年前3个月,该市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35家出口导向型企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7%,利润同比下降30%左右。这些企业中亏损的占1/4多,仅三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1%,利润率超过5%的企业不到10家。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以前依靠低工资,低生产要素价格,大把赚取加工钱的日子正在成为历史。

  温州老板追着员工跑 企业四面出击找方向

  《经济信息里联播》报道,一名工人劳动一天才能贡献19元的利润,毫无疑问,随着东南亚国家廉价劳动力的替代,我们企业以往的劳动力价格优势早已经一去不复返。“招工贵”,“招工难”,正迫使企业纷纷把制造环节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眼下,安徽、河南、四川、重庆等中西部地区省市正成为不少温州企业关注的焦点,而这些关注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首先中西部劳动力丰富,能够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其次用工成本相对较低。

  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滔告诉记者,我们同样奥康旗下的在温州和在重庆差20-30%左右,重庆相对来讲便宜点,因为生活成本低,在温州成本高。

  王振滔表示,不同地区相差的这两三成的成本中,用工成本占了大部分。以普工为例,温州的普工工资每月至少在1500元左右,广州1200元左右,中西部只需要1000元,技术工的工资相差得就更多了。

  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滔告诉记者,一般的鞋子,(成本)广东跟温州是差不多的,福建跟重庆比温州的成本要低,一双鞋子要低3-5块钱,看起来很小,因为我们量很大,如果一双鞋子差一块钱,奥康一年2000万双鞋子,这个量很大

  温州最大的特点是产业集群式发展,然而温州曾经充分利用的制度优势已经消失殆尽。

  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告诉记者,随着要素供给结构的变化,市场结构的变化,实际上市有些产业可能会走向衰落。

  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滔告诉记者,一开始起步低的时候都是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鞋服电器等等,在做的时候没有考虑到长期的规划,只能赚到微薄的一点钱,突然发现时代一变想跳跳不了。

  目前,温州一些产业集群的衰落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类型,一些产业集群由于温州的要素成本较高而失去价格竞争优势,例如塑料编织业;一些产业集群由于环境代价太高而面临整治,例如制革业;一些产业集群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在国际市场遭遇技术壁垒,例如打火机业;一些产业集群由于未能控制产业制高点的而缺乏品牌竞争力,例如剃须刀业。

  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告诉记者,很多企业早就在寻找出路,只是温州前些年炒股的造船的炒房的也好,实际上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一些新的机会,当时认为哪个比较好进入了那个产业。

  温州企业盲目扩张兼营 暴利行业“笑里藏刀”

  《经济信息里联播》报道,今年以来温州的江南皮革、三旗集团、波特曼、港尚记等相继倒闭,最近又有一家天石电子公司倒闭。这些企业的倒闭让人们把目光集中在温州,不难发现,尽管这些倒闭的企业规模、行业都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最终倒在资金链断裂上。那么他们的钱究竟都花到哪里去了呢,疯狂地扩张、无序的转型为温州企业带来了一线生机还是头破血流呢?

  随着越来越多破产企业的细节被公开,外界更清晰地看到了这些曾经辉煌的企业倒在何处,那就是不切实际的扩张成为企业的致命伤。三旗集团:原以电缆为主业,在货币政策宽松期间,这家企业频频投资房地产、酿酒等多行业。2006年以来投入固定资产累计超过1亿元,但是各个投资项目产出并不大。资金链断裂。天石电子:生产环节上的某一重要手续一直未获批,导致银行对其部分信贷资金进行压缩,公司使用了其他一些非正规的融资手段,造成该公司资金链断裂。霸力集团:原以制鞋为主业。2009年起南下广西开矿,先后将数千万元砸在了矿上,最终资不抵债、老总外逃。

  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滔告诉记者,这些老板我都知道,做过其他的,曾经荒了好几年,不断觉得一山还有一山高,换来换去,没有持之以恒地把主业做下去。

  股市!楼市!矿产!投资品!这些项目在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看来,都是一些暴利行业,背后掩藏着巨大的政策和市场风险。不少企业就是由于没有看到这样的风险,摔了跟头。

  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告诉记者,这种特定的机会某些领域进去能够大捞一把的机会是不成熟的市场有的,随着经济越来越成熟,机会有的,暴力的机会越来越少,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做企业。

  温州: 大企业二次创业小企业“微调”

  我们对于温州企业的困境有了更深的了解,一方面缺钱,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温州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廉价成本的时代已经过去,而我们以前仰仗的低成本操作方式,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当成本没有优势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将倚靠什么呢?

  企业转型,我们也不是第一天说起,但是在真正运行起来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这其中需要花费多大的力气,需要有多少再生的痛苦经历,在温州,已经有一些企业在阵痛中摸索出转型的路径,他们的经历,或许也将对很多面临同样境遇的企业有所警示。

  调查中记者发现,现在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发展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从产品的高附加值中实现盈利。诸建平现在的身份是温州聚光科技的董事长,企业生产高技术含量的LED(发光二极管)照明设备。在2006年以前,诸建平的是做鞋的。

  浙江聚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诸建平告诉记者,我们这个行业(制鞋)是劳动密集型,包括国外市场的竞争,货币的波动,一系列的原因,所以我们鞋厂在正常运作,06年就有了转型的念头:

  学习机电的专业背景让诸建平最终选中了LED领域,他把鞋厂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则埋头于LED产品的研发生产,五年来共投资了一亿元,而这些几乎全部来源于鞋业的利润。此外,低压电器生产企业正泰进军太阳能,华仪电气转头风能,一批温州的实力企业正在掀起二次创业潮。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大刀阔斧进军新的领域,那些实力尚小的企业又该怎么办呢?做了25年剃须刀加工的周国新找到了一条出路,转做利润空间更大的足疗设备,依旧是加工业,不同的是这次他决定不再做简单的代工,他要打出自己的品牌。

  浙江日峰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国新告诉记者,代加工呢应该说体力,卖劳动力呢51‘35你给人家做,老是给人家做儿子做孙子,做自己的品牌虽然辛苦一点,但是值得.。

  周国新把自己的足疗设备生产厂设在了距离温州120公里左右,地价相对便宜的丽水市。在企业本部记者注意到,五条剃须刀生产线仅有不足三条在维持运作。原来,一台足疗器的利润能抵得上数十把剃须刀。现在的剃须刀单子,周国新只挑利润空间大的做。他告诉记者,欧美的单子我们做,中东的单子利润少我们就不做了。

  也有专家认为,对于小企业来说,除了可以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灵活控制产品生产外,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小企业应该走专业化道路,为大企业做配套服务,参与大中企业的价值链分工中去,分得一杯羹,而不是一味地和大企业在同一水平上进行竞争。

分享到: 新华微博

热词:

  • 温州
  • 劳动密集型企业
  • 劳力时代
  • 人口红利
  • 聚焦钱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