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3日 23: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今日观察
主持人:对城市它其实是一个考验啊,尤其是这次吉林部分地区因为这个洪水而导致了这些城市居民用水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实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一个头条,很多的专家和学者也在进行相应的分析,马上我们会为大家来通过电话采访一位专家,他是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和管理系的杨宏山副主任,我们来听听他的观点。杨先生你好!
杨宏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您好,我知道对于这个吉林事件您也都一直在关心当中,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的这个分析是什么?就是在这个事件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样的问题?
杨宏山:吉林通化这样一个事件,我想一方面它反映暴雨很大,另一方面也确实反映了城市自来水系统从设施的安排上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它没能够经得起暴雨的这样一个考验。因为城市自来水系统作为城市的供水系统,在规划建设和管道的铺设时,应当考虑洪涝灾害潜在的威胁,并在设计施工的时候要注意防范风险,合理的安排,包括在技术标准上是要加以提高,以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那么今年通化这个全城自来水停水,30多万人口面临用水的困难,它说明现有的自来水系统确实存在问题,没有能够经历起暴雨的这样一个考验,刚刚也有专家做了具体在技术上的分析,它这四条管道如何进行埋设以及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我想还有一点也值得关注,也就是通化地区新建的这些供水设施,由于雨水浸泡严重受损,但是却有一条旧的自来水管道,今天在这场暴雨导致全城停水面前仍然在发挥作用,向居民进行供水,这种新管和旧管在功能上的对比以及接受洪涝灾害考验中不同的结果,实际上确实是值得我们有关部门深入的反思。
主持人:谢谢杨先生的分析和介绍,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一现象背后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城市的这个管网建设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其实除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之外,大家可能还关心这一事件的缘起,那就是洪水。洪水和最近这段时间大家所谈及异常的气侯现象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可能很多人都会发现,在最近这一段时间,无论是我们南方或者是北方都出现了百年一遇的这个暴雨现象,那么近期还会不会有另外的一些异常的天气现象出现呢?马上我们也请下面的这位专家来自国家气侯中心的首席专家给大家做一下相关的介绍。
张培群(国家气侯中心首席专家):今年入汛以来,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都先后经历了强的降水过程,从我们现在监测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强降水有这么几个特点,一个就是暴雨非常频繁,降水的强度非常大,多条河流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汛情;第二,所引发的次生灾害非常频繁,呈现出了一种灾害点多面广的特点;第三,历史的罕见性很强,很多的地方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强降水。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测未来的三天在东北地区,特别是吉林、辽宁,还会有一次明显的强降水过程,也有可能会造成一些极端的降水事件。今年从入汛以来,我们在汛期内经历了很多极端的强降水,汛期过后,从总体来讲降水量会逐渐的减弱,极端性也会减弱,但是因为目前大的气侯背景下,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比较高,并不能排除在非汛期期间会出现极端降水情况,所以提醒大家要注意后期的降水极端情况的出现。
主持人:从这个过往的情况来看,这些极端的天气状况给城市,给百姓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可能都非常大,在你们的记忆当中有什么样的一些灾害可能造成了这样一系列的影响?
刘戈:近几年这样的事件还是很多的,你比如说2007年的时候济南的7•18事件,当时的话因为降雨量很大,济南这样的一个城市,省会城市,一晚上,傍晚的时候吧,最后死亡是37个人,这37个人有的是被水淹死的,有的是被电机触电死亡的。那么还有在08年的时候,南方的冰灾,尤其是郴州这个城市,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由于这个冰灾最后导致供电全部中断,几十万人口在两个星期之内的话是过着没有电的日子。
主持人:而且交通也都陷入了瘫痪。
刘戈:对,还有就是5月份,今年5月份广州这么一个特大的城市,那么由于一场暴雨,最后导致有30几个地下车库全部被水淹,那么很多马路也变成了河流,人家说这个“车库变水库,马路变河流”。那么这样的一些案例你去看它有一个特点,一个都是发生在城市里面,另外就是由于极端气侯,就是短时间的大雨或者冰、雪,最后造成给城市的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和压力,那么这样的话由于基础设施被破坏,或者承受巨大的压力以后,那么导致整个城市的运转瘫痪,那么最后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所以最近几年这样的事情,我们自己感受的是越来越多,就是这样的一种,我刚才说的这个链条,极端天气、城市,最后导致的基础设施,最后导致的灾害。
主持人:其实我想刚才刘戈所描述的这些对城市的影响,对生活的影响都和我们今天关注的极端的气侯是有关系的,在谢所长您的眼中这种关系是不是相当的密切,它给百姓的生活造成的影响体现在什么方面?
谢映霞:确实,极端的气侯事件对于城市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了,我们原来以为远离我们的这些灾害,现在就确确实实在我们城市的身边就发生了,其实我想为了在这个重大的天灾面前,如果我们基础设施的投入早期能够多一点,就可以避免一点了,比如像通化,当初为什么这几根管子都从这一个峡谷中走,其实也是为了省钱。如果这个再选别的路线呢,它就会增加投资。
刘戈:需要多打一个山洞?
谢映霞:多打,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还可以从防灾减灾角度能够提出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在搞建设的时候,我们要有备用的水源,备用的这个管线,这样就不至于在这么重大的事故面前全市的停水,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满足,部分的满足一些城市的正常的需要。
主持人:天灾有的时候可能是难以预料的,但是因为天灾而引发的这些灾害,是不是真的就无法预防呢?因为极端的天气或者说极端的气侯而引发的这一系列的灾害,到底给我们的城市提出了怎样的警醒?稍候的时间继续我们的评论。
解说:灾害事件挑战城市极限,防灾减灾挑战人类智慧,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回到现场继续来收看今天的《今日观察》,马上来看看我们的网友对于今天这一事件他们的一些观点。
首先我们看到这位叫“一滴楚水”的网友,他说,“现在城市地面上看得见的建筑是越来越高了,越来越漂亮了。但是地下看不见的排水、输电、输气管道的建设,却仍然停留在低标准之上。一下雨就堵,一挖就破已经屡见不鲜了。要改变这个状况,让城市更‘坚强’。”大家现在不仅仅关注城市的路面之上的美丽,更关注路面之下的一些建设。
第二位网友叫“云落枯砂”他的观点是,“我们时常能听到某某建筑是现代城市的象征,也到处能看到耸立入云的高楼大厦,可是我们真正需求的是面对极端灾害天气时能保我们一方平安的民生建设!这些设施往往被列入城市的配套工程,但就是这些配套的建设却是保证我们城市安全百姓安康的‘百年大计’。我们的城市规划部门应该重视。”
再来看一位网友的观点,他的名字是“星辰闪烁”,他说,“巨额的洪涝损失不能总归结为洪水太猛,强调N年一遇!在没有能力改变自然的时候必须要检讨城市防洪设计的短视,看看下水道是不是够粗,农村的行洪泄洪区域是不是要逐步搬迁给洪水让路,不要因为几十年甚至百年才遇到一回,就舍不得花钱了,只要能避免一回这样的损失,其实就值得了”。
我想随着暴雨、洪水、内涝这些现象的频繁出现,“极端气侯”这个词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那么当“极端气侯”出现的时候,它到底给这个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怎样的警醒?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