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警惕IMF成为西方对华施压的平台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1日 08:5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金融格局,如果说哪个机构是这次危机的大赢家,可能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莫属。这个此前几乎已经被人遗忘的国际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地位凸显、权力大增,并有望在后危机时代担纲世界金融秩序的中心角色。

  为什么?因为当今世界表面上是二十国集团(G20)主导经济金融议题,但用《华尔街日报》的话说,G20只是一个临时机构,相当于世界经济的“董事会”,而执行机构自然是常设的有187个成员国的IMF。哪个国家在IMF有更多代表权,就好比哪个国家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样,关乎这个国家在未来国际金融格局中的分量和地位。

  由此,IMF治理结构改革备受关注。最近韩国庆州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所取得的最大突破就是IMF的改革。改革成果主要有二,一是扩大新兴经济体的份额和代表性;另一则是扩充IMF的职权。在这两点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共识,但在第二点上,必须警惕IMF沦为西方国家牵制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的“白手套”。

  就第一点而言,扩大新兴经济体的份额和代表性无疑是一件好事。此前IMF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就是自1944年诞生以来一直为欧美所掌控,美国拥有唯一的否决权,而IMF总裁位置则一直为欧洲人占据。这不仅违背国际民主潮流,也和国际经济格局悖离。IMF总裁卡恩就曾坦言,“如果没有合法性,就没有人会听我们的政策建议,或者郑重接受我们的早期预警。”

  根据这项最新的改革,中国在IMF的代表性将从目前的第六升至第三,仅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IMF老三的位置,总比不改革要强。从这个角度看,这一改革有利于中国,有利于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经济秩序中的分量。

  但在第二点成果上,扩大IMF职权则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方面是IMF权威性增强,作为第三大股东的中国也脸上有光;不好的方面是,中国毕竟还只是老三,前两名乃至排名前十的股东国大部分还都是西方国家,他们的意图往往与新兴经济体有异,甚至有时针锋相对。

  比如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博弈中,最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沸沸扬扬的“货币战”,尤其是围绕人民币汇率而展开的较量。此间IMF正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华施压的主战场。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腾就向美国政府献策说,美方要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迫使中国就范,方法之一就是争取欧盟的支持,并与其他新兴经济体达成一致,以51%的投票权使IMF发表“特别报告”,命令中国立刻采取升值等补救措施。如果无法达成这一点,美国仍可要求IMF发表谴责中国汇率政策的报告,并以此作为证据要求世界贸易组织(WTO)进行仲裁。

  所以,在当前情况下,美国乐见IMF的改革,也乐见中国在IMF代表权增大,当然这只是微幅的增大。美国财长盖特纳曾表示,IMF就应该担任金融“警察”的角色,“这也是IMF存在的目的”。在美国看来,完全可以借助IMF这个平台,以“国际共识”的压力迫使某个国家就范,取得双边外交所无法取得的突破。《纽约时报》就曾有文章分析说,美国现在已无法单独逼迫中国做事,于是就形成了对IMF的“新依赖”。

  因此,对于中国在IMF代表性提高,我们在高兴的同时更应该保持清醒。中国影响力确实有所增大,但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大。IMF在获得了“牙齿”后,开咬的肯定不会是拥有唯一否决权的美国,也不会是实力雄厚的欧盟成员国。而IMF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表现出的暧昧态度甚至偏袒西方的措辞,更凸显了这些隐忧。作为对策,首先中方应要求IMF深化改革,给予中方和发展中国家更合理的代表权;第二,中方也应展开合纵连横,分化瓦解某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围攻图谋;第三,对IMF的可能干涉一国金融内政的不合理举措,中方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必须尽可能要求IMF遵守规则、超然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