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他们出身草根,属典型的“散户”,与生俱来的投资嗅觉,自股市淘得第一桶金。
他们又是精明的商人,进军地产、腾挪实业、玩转金融。用第一桶金孵化出一个个精彩的资本故事,并乐此不疲。
他们游刃于股市的致富历程,绝对可以让每一个有创业欲望的人心驰神往。然而,他们的独特经历或许只属于那段珠玉与泥沙共存的浩荡历史。
⊙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小散户走出大富豪
冬意渐浓的一个午后,刘益谦随性倚靠在金茂办公室的沙发上。一件条纹衬衣,一条直筒牛仔裤,眼前的刘益谦衣着普通、貌不惊人,很难与他头上顶着的“资本大鳄”、“法人股大王”等多个光环对应起来。于右任的手书“坚忍耐烦”横幅高悬于办公桌后,一台老式电风扇,咯吱咯吱作响。
“能抽根烟吗?”刘益谦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匣子。“当时根本不懂什么叫理财,炒卖国库券、买卖股票很偶然,就是觉得在皮包生意上赚得那点积蓄放在银行(利息)太低了。”刘益谦将当年在股市中的第一桶金称作“意外之财”。正是这段“意外”唤醒了他体内的财富嗅觉,并一发不可收。
1990年,上海为股狂。当时27岁的刘益谦见证了第一批股民的疯狂。“营业厅门口,好多人在整夜排队,老长老长的队伍。有人从别人的头上爬过去挤到窗口去买。”
那时的刘益谦还在做箱包生意,在老城隍庙商场(豫园商场前身)租了个铺面,生意很是红火。当听说豫园商城要发行股票,之前在国库券上练过手尝过鲜的他感觉,财富暴增的机会可能又来了。
和当年买“老八股”的多数股民都一样,刘益谦对股票一无所知。为了解股票究竟是啥玩意儿,他还特地去了趟平时根本不光顾的书店。“找了大半天,结果一本关于股票的书都没找到,只找到了一本关于股份制的书,看了半天都看不懂讲了些啥。”
但强烈的财富欲望让刘益谦决定必须要搏一下。他以每股100元的价位,买入了100股豫园商城原始股。生命中的第一只股票成了刘益谦财富之路崛起的转折。1991年,他的1万元变成了100万元。
1990年,“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出身的戴志康被大学校友邀去筹备海南证券公司。在海南,戴志康的每一天都可以用“激动”来形容。 “没有股票市场,就去创造一个股票市场;没有股份公司,就去创造股份公司;没有股票,就去自己创造股票;没有法规,我们就帮助政府设立法规。”这让戴志康有一种创造历史的感觉。
两年后,戴志康受命组建中国首家公募基金公司——富岛基金。一开始并非一帆风顺,直到1995年他把所有非金融类投资收回,筹措了2000万资金进军证券市场。
1995年的股票市场并不好,甚至有的股票已经跌到了净资产以下。但这被金融科班出身的戴志康视为一个抄底的绝好机会。他利用“先现金后借贷再透支”的方法“圈”来了2个亿资金。此后便有了他重仓“苏常柴”的故事,赚到了一个多亿。
当然,从证券市场淘到第一桶金的不仅仅只有他们,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名单:中国第一散户杨百万杨怀定,中路集团当家人陈荣……
“当时证券市场刚刚起步,襁褓期摸索的进程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接受采访的多位草根富豪均观点如斯。而这些机会中,不乏是当时市场不规范环境下的“灰色地带”,“准确地说,那时候更多的是投机,而不是投资。”刘益谦称。
投机到投资的蜕变
如果说第一桶金多少来得有些意外、有点幸运,那么接下来的财富路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们积极主动的影子。
身家百亿的刘益谦学历初中未毕业,而关于这一点,他从不回避。“我从小就很叛逆,初中都没有读完,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但我不在乎。因为不是我成绩不好,而是我自己没心思读了。” 1979年,16岁的他决定:“你们读书吧,我赚钱去了。”
虽然有“五道口”学历,但戴志康总说自己是“文盲。”戴志康1964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农村,家中兄弟姐妹六人,童年时家中十分清贫,“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书读的就少,15岁时才读了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可怜吧。”他自嘲说,唐诗三百首,他到现在都还背不出五首。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自称“没文化”的人,却一直表现出“大智慧”的一面。
1999年5月19日,中国证券市场在沉寂了两年多后突然开始了井喷式的上涨行情。波澜壮阔的“5·19行情”爆发,网络股一触即发。全国股民群情亢奋,疯狂至极。而在那时,市场坐庄潮风起,仅仅一两年内几乎达到了“无股不庄”的极致。
回过头来看这段过往,人们提及更多的狂热过后的理性思考。在一些受访市场人士看来,在当时上市公司业绩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5·19行情”是靠政府强行“起飞”的,直接导致了“三高一低”(高指数、高股价、高市盈率、低业绩)的现象,为日后的暴跌埋下了巨大隐患。可惜,这只是迟来的思辨。
疯狂的泡沫开始破裂。2000年4月,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多点开始一路下行,半年内跌掉40%。全球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让当时还游走在资本市场的戴志康有所触动,他意识到国内的资本市场或许也有问题。一番深思熟虑后,戴志康下决心暂别股市转战房地产,从一个资本玩家转为房地产开发商。
1995年,房市、股市,冰火两重天,每平方米一两千的商品房首度问世,乏人问津。转折发生在1998年,中央政府推动新一轮房改,在新中国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市场化”成了住房建设的主题词,中国至此真正进入了商品房时代。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机会”,在资本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年的刘益谦,选择暂避二级市场。刘益谦当时看到消息说,全球其他市场的法人股都可以流通,我国法人股流通也是迟早要解决的,相关部门已把这个改革提上了日程,但就是没提时间表。
刘益谦觉得机会又来了。他注册了新理益投资公司,开始以公司的名义参与一级市场法人股的收购。“尽管不知道这些法人股什么时候能够真正上市流通,但应该只是时间的问题,或许5年、10年、20年。”但他愿意用时间换空间。
就在戴志康、刘益谦转身后的一年,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盘中快速跌破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此后就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熊市。他们的“预感”得以印证。
躲过了这次漫长的牛市,让刘益谦、戴志康大叹,“运气好。”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份运气背后有着一定的必然性,正所谓“资本运作需量力而为,需进退有度”。刘益谦、戴志康们显然善用此道。
刘益谦毫不讳言自己是个有欲望且贪婪的人,但“这必须是在风险可控范围之内的。”玩资本需要的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他说,“有些钱可以不赚,但不能光顾赚钱而罔顾风险,在资本市场上生存,控制风险始终是第一位的。”
从个人投资者变成机构投资者,从二级市场转战一级市场,从资本市场到进军实业,“这是投机到投资的转变。”刘益谦如此理解。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规范,个人投资者在二级市场小打小闹时踩着政策和法律的边缘迈步前行的财富模式已经不再适用。
回忆过往,刘益谦、戴志康们无不都是在行业初具发展趋势时介入,在行业踏上高点时退出。诚然,懂得进退有度的人,才适合在市场长期生存。他们对资本的运作已不仅仅停留在表层。
终究是“市场中人”
“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接下来会去投资什么?但只要有逐利的机会,我都会去争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1个多小时里,刘益谦抽了小半包“中华”。
表面上看,刘益谦、戴志康们从资本市场起家,做大之后向实业转型,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他们始终都没有真正离开过资本市场。
刘益谦现在正尝试经营保险公司(天平车险和国华人寿),最终是要把它们推上市的。兜来转去,仍然倚重资本市场。
而几次华丽转身后的戴志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爆料说,自己要回归老本行——金融,在他眼里,地产只不过是他财富路上的一次客串而已。“未来我会把地产这块交给职业经理人来做,我在地产界的身份只是股东。”
无论是从实业起家,做大后向资本渗透的富豪,还是先从金融起家,做大后向实业渗透的富豪,他们成功的共同点就是——实业与资本没有相互脱离,而是相互促进。他们总是站在产业角度看资本,站在资本角度看产业,实现了产业与资本的双重溢价。
当然,他们的叛逆和敏感、直觉和感悟,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在低点处擅长发掘价值,在高点处及时全身而退,草根出身让他们更能体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成功法则。这些性格特征或许也能解释,只有他们,能在20年的资本市场中游刃有余。
20年风雨人生路,亦是弹指一挥间。“刘益谦、戴志康”们的闪转腾挪,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证券市场勃兴的点滴印迹。从二级市场捞得第一桶金,到投身一级市场,他们是20年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这段历史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