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讯 近来,2700点四度跌穿又四度被拉回。如此煎熬过程中,机构的分歧明显加剧,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股票仓位的控制。
仓位两级分化严重
根据私募排排网6月初的调查显示,6月份,以50%的股票仓位为分水岭,两边各占一半,主要仓位集中在30%-50%和50%-80%之间,分别占比34.12%和36.84%。
半个月过去了,在震荡的行情中,私募基金的仓位显示为更明显的两级分化格局。管理粤财信托·杰凯一期的梁刚将仓位控制在了三成,他认为当前的市场很难判断,操作需要谨慎,并做了一些清仓防御的处理。而上海汇利资产的何震却表示依然保持了七成的高股票仓位,其中医药占了1/3。
积极防御是王道
虽然各家私募在仓位控制上显示出了明显的分歧,但在行业选择上,却殊途同归地进行了积极的防御。
何震之所以配置如此高仓位的医药股是因为他认为医药是典型的防御型行业,一些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市盈率已经回落到30倍,值得投资。从容投资的吕俊表示,他的整体操作策略是偏重消费,通过积极防御来实现稳健增长,他个人对银行板块非常看好,因为银行板块正常业绩增速每年有20%—30%,如果按PEG算,最少应该有15倍的市盈率。现在只有8倍估值,整个经济只是增速放慢,大家对于银行体系是过于担心了。
北京云程泰投资的魏上云则较为辩证地看待了当前的机会,他认为具体要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来看投资机会,中国经济转型其实是干两个事:一保一压。对于“保”的新兴产业、新经济,未来的机会看价格,哪些跌得多,未来反弹的力度也就更大。对于“压”的传统产业,需要看龙头,它们整体的基本面很难有明显的改善,减少过剩产能、产业内的兼并整合,对龙头企业最受益。
记者 黄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