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小银行盲目扩张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7日 15: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目前我国银行的布局不均衡,要警惕同质化。目前我国小银行往大银行发展的势头不减,很多银行都在往大搞,有“三不”倾向,即不平衡、不持久、不匹配。有些地方银行总想跨区域扩展” 。这几句话的实质就是总理看到了我国银行业目前在求大求全经营理念下、不顾及自身实际经营能力盲目扩张可能造成的危害性和银行业生存的危机性,同时也对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面和监管领域的粗放管理敲向了警钟。

  王岐山副总理说,北京银行,我一打盹你们就往外地跑,盲目扩张,比喻形象,看得准,批得好!

  所谓的银行盲目向外扩张主要是指除国有商业银行外的中小银行、股份制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银行间并购和重组、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扩充资本规模、积极寻求上市获取资本市场上的支持。其扩张形式大致可分为外延扩张和内涵扩张两大类。外延扩张一般指资产规模、网点数量、经营地域、员工总数等外在经营指标增长带来的扩张, 内涵扩张一般指主营范围、经营效率等内在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带来的扩张。从其扩张的路径看, 主要有规模扩张、投资扩张、业务扩张、合作扩张等五种路径。规模扩张有区域扩张、资本金增加、业务量增加、人员增加等扩张路径, 区域扩张就是指在新的区域内新增设新的分支机构及其营业网点,在现有业务经营区域内增设营业网点等扩张;业务扩张就是指在新的区域或原区域拓展经营业务和创新业务类型等扩张;投资扩张就是在不同地域通过资本、技术等进行银行间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并购等扩张方式;合作扩张就是指银行间进行银银合作、银证合作、银保合作、银企合作等扩张路径。为什么现在中小银行热衷于对外扩张,主要是银行规模扩张理论中的大而不倒说、银行成长说、资本收益说、新银行说支撑和刺激着中小银行的神经。扩张最理想动能就是想通过扩张产生银行业经营的规模效应,如:摊薄运营成本、提升管理、增强品牌效应、扩大利润来源为日后包装上市预热等因素,但在实际扩张中就产生非理性行为,表现为片面地追求规模大小、速度和排名等趋利性行。如:想增加资产规模,便于自身信贷规模膨胀,摆脱地方政府控制,获取更大经营管理权限,摆脱城市区域银行经营行为的限制,力图成为全国性、区域性的大银行。(袁杰,上海同济大学,城市商业银行扩张模式探讨,金融观察2009.2)这些动机使中小银行在扩张过程中走了一条风险潜伏的路:通过高息揽储、发债、同城拆借、股市融资、定向增发等方式,来解决资金来源的压力,再通过大规模放贷,票据贴现、转卖存贷款、揽息差入怀。因此,中小银行非理性的盲目扩张这条路可以说是布满了地雷阵,险象环生。

  这种不经过科学论证、不结自身实际的冲动、盲目扩张将会给金融行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十分严重的风险问题。

  一是这种盲目扩张将会带来严重的信贷业务风险。中小银行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必然要求有存、贷款业绩的支撑。发放贷款是中小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利息收入是银行最主要最稳定的利润来源。扩张的中小银行在异地分行成立之初,除了依仗着总行在存贷比考核、资金、项目审批等方面会和引入地的地方政府在税收、营业地盘及其基础施设方面对其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但并没有在自家的地盘上依赖的政府资源及丰富的人脉网络,很难与当地的国有大中银行、股份制银行进行业务竞争。因此他们为了抢占当地市场份额,尽快做大规模,各家中小银行使出浑身解数,各种理财产品、高息揽储、返点奖励层出不穷,无所不用其极。在各路银行的揽储大战中,资金来源、未来风险收益等基本的风险控制便只能退居二线,从而忽视审慎经营规则。如不少中小银行面对业绩压力,银行从民间各种途径吸纳资金,从企业吸纳存款而后返还,高息揽储其实无利可图甚至是危害中小银行长期发展的业务,但只要能做大规模,银行都照单全收。有了存款自然有尽可能多放贷的冲动,就不管风险,大规模放贷。同时在一些优势的领域的竞争也开始白热化。为了保护已有的市场,放货政策往往比同业更加宽松激进,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小企业的贷款程序,提高了放贷效率,但是无疑也助长了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风险。在解决新增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时,技术手段唯一,不从制度、市场、创新业务方面去想办法,仅靠多增贷款规模、增大其分母的方式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使金融生态环境成为一种病态循环。在这样一种补充资本金与放贷的双向冲动的扩张银行实际演变成为一场“违规大赛”。给金融市场和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一个“定时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