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厉以宁:中国货币政策已偏紧 存滞胀风险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6日 15:0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搜狐财经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

  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26日在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上表示,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已经偏紧,如果继续紧缩,将导致企业资金链和产品供应链的断裂。厉以宁认为,中国正处于转轨时期,产业结构正在调整,让货币流通量回归到正常水平就是紧缩,或者是偏紧,因为中国和西方市场完全不一样。

  针对央行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的办法,厉以宁表示,这是一刀切的总量调控,未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中国货币流通量的影响,企业会普遍感觉到紧缩的状态。

  厉以宁表示,中国当前形势下应严防货币紧缩过头引起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货币流通量向所谓正常水平回归,很可能引起产品供应链的断裂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出现企业停产、工人下岗的情况。厉以宁认为,经济学界容易犯的错误是研究宏观经济的时候容易忽视结构问题,忽视微观经济的变动,也容易忽视目前存在的制度所带来的影响。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加之地产汽车限购等导致的经济增速放缓,滞涨担忧引起热议,厉以宁表示,滞胀不是没有可能,如果一方面通货膨胀压下来,另一方面企业对前景的不看好,降低投资信心,失业人数的增加,财政收入减少,GDP增长下降,滞涨就来了。

  在参加智库峰会关于通胀形势与对策的讨论中,有嘉宾表示,通胀对企业来说,就需要不断的提高给工人的报酬。厉以宁表示,工资成本上升是好事,中国的工资太低了,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企业应该有这种认识,要靠提高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要靠这个才能够增长,不能总靠低廉劳动力。

  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智库峰会发言实录:

  我发言的题目是“论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让货币流通量回归到正常水平,这个提法总的来说是没有问题,因为任何通货膨胀都是货币现象,就中国而言,我们应该这么来考察一些问题。

  第一,什么是货币流通量的增长?我们不能够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准,因为中国正处于转轨时期,中国所有的结构正在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中国的城乡差别还是二元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只可能造成这样的结果,所谓正常水平就是紧缩,或者是偏紧,因为中国和西方市场完全不一样。

  第二,如果把外汇储备所占用的人民币放到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这是现在为止没有解决的问题,90年代应对通货膨胀的时候,外汇储备只有几百亿美元,现在是三万亿美元,我们现在能把三万亿美元一下子大量减少吗?不现实,也做不到。这就来计算我们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谁能算得出来,算不出来。

  第三,一定要考虑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中国货币流通量的影响,因为企业规模是不一样,大中小企业都不一样,企业跟个体工商户和承包土地的农民又不一样,而总量的调控,比如说存款准备金的增加,这是一刀切的,普遍感觉到紧缩的状态。什么是正常的水平?

  第四,紧缩货币流通量过了头会有什么结果?要严防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在当前形势下资金链的断裂同产品供应链的断裂是联系在一起的,货币流通量向这样所谓正常水平回归时间,很可能引起产品供应链的断裂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出现企业停产、工人下岗的情况。也可以是个体工商户收缩,使承包土地农民收入下降,这是因为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企业、不的地区在货币流通量正常水平回归的政策影响之下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有的产业、有的地区、有的人群受影响大,于是会发生上述的资金链断裂的现象。经济学界容易犯的错误是研究宏观经济的时候容易忽视结构问题,忽视微观经济的变动,也容易忽视目前存在的制度所带来的影响,如果把已经偏紧的货币流通量理解为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继续紧缩,从结构层面来讲,加剧结构的不协调不可避免,从微观层面上产品供应链的断裂同样不可避免。

  第五,滞胀不是没有可能,在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个预期,一个是通货膨胀预期,一个是企业盈利前景的预期。稳定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对治理通货膨胀是有效的,如果忽略了企业盈利前景预期,企业不但会降低投资的信心,甚至会见好就收,因为再经营下去就得不偿失,企业对前景的不看好,和财政收缩的状况,GDP增长下降了、失业问题严重了、财政收入减少,滞胀就是这么来的。一方面通货膨胀压下来,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是失业人数的增加,经济增长滑坡,因此在采取措施实行货币流通量回归增长水平时不能忽略两种预期同样重要,否则我们费这么大的劲实现货币流通来增长经济,就是引发滞胀吗?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许梦可

热词:

  • 货币政策
  • 通胀
  • 紧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