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央高层的表态,让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聚焦度倍增。
日前,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石家庄主持召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时指出,要缓解小企业融资难,关键要多措并举,加快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的作用。他认为,大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强化小企业金融服务,城商行、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等则要立足当地,避免求大和盲目扩张,同时要发展与小企业相适应的小型金融机构。
这可能是近年来高层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最为详细、深入的表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是最活跃的微小经济体,它的发展对于经济、民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一直以来无论宏观经济是宽松还是紧缩,中小企业都难以获得信贷资金,因此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银行资本的“嫌贫爱富”。但是,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中小企业融资难并非只是金融
仔细查阅各家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产品,不难发现各家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定义皆有不同,原因在于过去政府有关部门对此的分类较为模糊,并且可以依据的文本也历时已久,不能较好地符合中、小、微企业的现状。因此,银行在制定服务对象时的标准差异也较大,大型银行眼中的小企业可能并不小。
就在王岐山讲话后两天,工信部、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颇有暗合之意地发布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此份文件按行业将中小企业分为16类,并根据每个行业细分出了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类企业,给这个“模糊”已久的群体以更为清晰的分类界别标准。
今年以来政策紧缩,中小企业“倒闭潮”之说再次喧嚣而来,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体系又一次成为“原罪”之根源。中小企业倒闭仅仅是因为资金短缺吗?假设这些中小企业获得了资本援助,是否就能保证企业家将所获得的资本踏实投入到企业中,而不是去从事多元化投资甚至是投机的活动?即便是投入了资本,那些不符合市场趋势、管理模式落后、竞争力差的企业就能挺过经济大环境变革吗?
这些显然不是银行可以解决的问题,其中涉及到我国中小企业生存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只是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大多隐藏在企业生产经营背后,不能量化、难以统计。因此,更为直截了当的银行信贷数据成为了唯一的批判对象。
当然,银行体系作为资金供给的重要载体,应该通过自身体系、架构、机制的建设,尽可能覆盖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现在我国的大型银行皆已上市,做大做强、走向国际、盈利回报股东都是其所承担的责任,强按着让这些机构低头服务小企业并不现实。正如王岐山所言,建立和中小企业相适应的小型金融机构是根治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良方。但是,中小企业的问题,并非单纯的金融问题,要全盘解决,还需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