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面对持续从紧的货币政策,银行组织存款的压力越来越急迫,很多银行采用按企业存款来安排贷款额度的办法,在业内被形象地称为“以存定贷”。这一做法使得有强烈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承受了更大的压力。虽然银监会多次出台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但面对资金紧张压力,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仍是杯水车薪,日前,《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就中小企业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采访了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零售信贷部总经理李先龙。
《农村金融时报》:在目前的大背景下,交行云南省分行却反其道而行,仅在6月份就与云南福建总商会、昆明温州总商会以及10家优秀民营企业签订了总计金额达180亿元意向性授信的银企合作协议,这一举措是出于什么考虑?
李先龙: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经营管理规范、具备持续发展能力、行业地位突出、投资风格稳健的中小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已成为了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稳定经济、增加税收、扩大就业、出口创汇、产品创新、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未来云南的中小企业将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这也是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寻求差异化的竞争定位,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大机遇。基于这点认识,从去年以来交行就主动顺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主动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从过去以支持大企业、大项目向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转变;从以发放中长期贷款向以发放流动性资金为主转变;从以实质性贷款向以票据业务和表外业务为主转变。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信贷结构调整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方案,着力破解其融资难的问题,真正探索一条与中小企业共成长的道路。可以说最近频繁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并不是反其道而行,恰恰是交行云南省分行战略转型的需要。
《农村金融时报》:“以存定贷”已成为各家银行发放给中小企业贷款时的做法,交行云南省分行又是怎么做的?
李先龙:在信贷支持上,我们认识到要实现中小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从贷款规模、资金需求上给予倾斜。省分行今年加大压缩中长期贷款力度,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截至6月末,省分行小企业贷款近9亿元,占新增贷款40%。在组织架构上,省分行成立了小企业服务专营机构,实现专营化经营,运用专门开发的资金支付管理系统、小企业信贷系统等整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以结算、资金管理、信贷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批量为云南省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在客户选择上,本着“好中选优”的原则对于满足绿色信贷条件的中小企业都将积极给予资金支持。特别是今年交行将中小企业服务紧紧锁定在云南的商会、园区、市场三个重点,通过零售业务批发做的思路,建立与中小企业相互了解、相互督促的良好沟通平台。
《农村金融时报》:面对巨大市场空间,商业银行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方面仍显杯水车薪,说得多做得少。您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李先龙: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受持续从紧的货币政策影响。二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认识不够。在很多银行看来,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抵御风险能力较差,而在中小企业看来,银行贷款门槛高,审批程序复杂,很多要求和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
《农村金融时报》:财务制度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一直是中小企业的硬伤,也是银行“惜金”小企业的重要原因,在这方面交行云南省分行是如何把控的?
李先龙:看特点而不是找缺点。小企业没有担保,没有抵押物、财务制度不规范,我们现在不把这当成小企业的缺点,而是当成它们的特性。这并不完全是小企业的毛病,而是银行本身就没有为他们提供一套完整服务的技术。交行采取的做法是不再对中小企业求全责备,放下架子和他们一起成长,用聚焦“真实性、实时性”的朴素方式为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所谓“真实性”就是在贷前调查中,要求客户经理在实施双人实地调查的同时,通过到客户经营活动场所拍摄照片、查看税单、对账单、水电表数字等方式,验证公司真实经营情况。“实时性”就是在贷后管理中紧跟客户现金流量、有形资产、经营异动的工作方式,及时了解经营中的异常情况。在抵押担保方面,交行积极为其建立了一套“互保”体系,通过让各小企业相互担保,形成互相监督,共同壮大的良性风险文化。通过这种人性化的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云南省分行小企业的不良贷款占比仍保持零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