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税收改革共识多于分歧 减税是大势所趋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0日 07: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京华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上周以来,部分税种税率会否调、怎么调,引起诉求不同的政府部门、学者和媒体讨论。整体来看,讨论共识多于分歧,减税大势所趋。

  税收的功能,主要在于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平社会分配。一般而言,为保证功能的实现,税收体系(税制)往往围绕几个主要目标动态调整:高效、公平、简单易操作。但这些目标常常又会互相矛盾,所以总是引起争论。举个例子:假设每个公民每月缴税1000元,这种税制也许简单、高效,但不公平,因为每人的家庭、收入情况不同,这种税制没有区别对待。

  税收是有成本的,成本越低效率越高。税收除了意味着资源从纳税人向政府转移,它至少还有两种成本:一是税收改变的激励和行为引起资源配置扭曲;二是涉税的各类管理成本。有效率的税制必须是引起无谓损失和各类管理负担最小的税制,这样它带来的福利损失最小。

  因为税收而引起的福利损失,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因税收而推高商品价格,导致消费减少。这种福利损失可能大于政府由此得到的税收的价值。根据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的观点,福利损失与税率的平方成正比,税率越高,福利损失越高,这种税收就越低效。

  税制公平问题,一般遵循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简单地解释就是根据公民从政府得到的收益(如安全保护、道路使用等)多少,以及他所能承受财务负担能力的大小来征税。

  从税收的功能、效率、公平等角度综合考虑,结合目前经济形势,笔者以为,减税确实已是大势所趋,问题可能只剩减税先后顺序和多少而已。至少,个税改革正当其时,起征点应大幅提高;大部分商品进口关税税率有下调空间,宜根据经济需要尽快分类下调;实业企业负担重,减税费将有“救死扶伤”之效。

  这里所指的经济形势,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收入大涨、通胀高企、生产生活成本大涨、人民币升值、天量外储面临风险。

  从财税数据看,1995年以来,财税总额几乎每年都以超过GDP增幅两倍的速度增长。如去年税收7.74万亿,同比增幅达22.64%;今年前5个月财政收入46820.06亿,同比增幅达32%。这为减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通胀数据来看,今年前5个月CPI数据分别为4.9%、4.9%、5.4%、5.3%、5.5%,各界预计6月份CPI数据将再创新高。在社保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近年来物价高涨,负利率导致居民财富缩水,居民消费意愿不振,内需提速缓慢。普通民众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公平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呼声渐高。减税对利国(提振消费,优化GDP结构)利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将越来越直接。

  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反映市场动态先行指标的PMI指数延续跌势,6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为50.1,创11个月新低;此外,由于美元贬值,6月20日到22日的三天时间内,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一度跌破6.47关口。以美元结算的国际贸易习惯,让微利的中小企业利润被不断挤压,加上融资难,实业企业生存越来越难。从现实情况来看,很有必要通过为实业减税缓解困难,为中小企业雪中送炭。

  6月25日央视《经济信息联播》的报道也印证了这点,由于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再加上融资难,沿海地区原本做实业的企业主正纷纷转做PE、做房地产,做其他投资,或者干脆移民国外。实业空壳化现象令人担忧,这不仅会影响现在的经济质量,还会影响未来的就业安全。对此,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夏斌给出的建议之一,就是财政政策支持,说白了就是减税费扶持实业。

  最后从外储资产配置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外储已突破3万亿美元,大量用于购买外国国债、政府机构债等虚拟资产。在欧美频现危机、美元贬值向全球输送通胀的背景下,资产贬值安全风险加大,应调整虚拟资产与实质资产的投入比例。为此,降低进口关税,尤其是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关税将有利于提高实质资产比例。同时,下调关税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平衡、改善能源结构和降低国内企业成本、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