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文/辜胜阻 民建中央副主席
2011年上半年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硬着陆”和“滞涨”担忧解除,但宏观经济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钱流失衡、成本攀升、就业纠结、消费乏力和分配不合理,进一步考验宏观调控智慧。宏观经济调控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巧,当前要增强风险忧患意识,要防潜在风险于未然,深化体制改革、重视市场引导,防范地方过度债务和民间借贷纠纷、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潜在风险,实现经济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宏观调控需要正视经济运行中的五个问题:
一是金融二元特性凸显。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呈现二元现象:政府与国企借助正规金融系统提供的廉价资金进行投资。而民营中小企业在体制内融资艰难,陷入“钱荒”,不得不用利率极高的民间借贷,融资成本极高。体制外灰色高利贷融资热火朝天,资金汹涌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全民放贷”现象。有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7.76万亿元,银行体系外资金融资占比超过40%以上。
二是企业成本过快攀升。企业高成本时代日益凸显:利率、汇率、税率、费率“四率”,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三金”,原材料进价和资源环境代价“两价”,九种因素叠加推动企业成本直线上升。微小企业利润比“刀片”还薄,许多企业亏损运营,有调查称温州有20%中小企业倒闭。
三是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就业市场“有人无事做和有事无人做”纠结加深: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农民工“用工荒”。大量中小企业不仅严重缺工,用工成本大大上升,而且企业员工流失率极高,使企业经营极不稳定。
四是居民收入增幅大大滞后,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幅。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31%,大大高于8%的预算,为GDP及居民收入增速的3-4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7.9%。税赋重会推高物价,不利于企业为员工加薪,抑制了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扩大,降低了居民物价承受力。
五是投资主导增长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消费乏力。“十二五”规划提出转变发展方式要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上半年投资增速超过消费增速9个百分点,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率比消费贡献率高近6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和国企投资的冲动热情高涨,居民消费依然动力不足。
下半年宏观调控必须重视解决以上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防潜在风险于未然。
一要防范地方债务引发银行坏账和民间借贷纠纷高发的潜在金融风险。国家审计署数据显示,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超过10.7万亿元人民币,许多要在近期还本付息。银监会统计显示,50%的地方贷款存在第一还款源不足。地方负债虽然总体未超过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但在土地财政收入缩水、保障房建设又添新债的背景下短期还本付息压力依然较大。当前,必须依法管理地方融资平台、重组地方债务,防范地方债务违约引发银行坏账风险。同时,民间高利贷缺乏监管,利率奇高,中小企业还本付息压力极大,蕴含着巨大的潜在债务纠纷风险,甚至可能“间接传导”至银行系统。为此,要放宽金融管制,规范民间金融,让民间金融阳光化,防范民间借贷纠纷引发金融风险。
二要防范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困境引发中小企业大量停产半停产和大量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的潜在风险。中小企业是社会的“就业稳定器”和创新创业的“活力之源”。然而当前,作为国民经济根基的中小企业,由于融资难、用工荒、成本高、费税重、用电荒等多重困境,受伤深重。如果这些困境无法得到有效缓解,将会导致中小企业大量停产半停产,大量民间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不仅给经济增长后劲和居民就业带来威胁,也会出现民间资本热钱化、产业空心化、经济泡沫化,进而给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带来风险。当前,必须通过加强减税减费、加大结构性金融支持、扶持转型升级等措施帮助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