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美过度消费正在让中国买单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3日 09: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华夏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各国学者都在探讨危机的根源,从央行方针到宽松货币政策,从银行业到大型投行,从浮动汇率到商品定价,从金融杠杆到恶性投机,从过度消费到出口贸易,从自由市场到社会制度……

  在这场危机的大讨论与大辩论中,危机的真相离人们并不遥远。危机之后,世界在20国集团领导下曾试图改变错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错误不仅没有纠正,反而从发达国家蔓延到了发展中国家。

  银行家的贪婪

  超前消费模式是由银行业的信贷关系来维系的,从本质上看,超前消费是欧美银行家设计的游戏规则。美国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70%左右,从发达国家的消费比例来看,美国人的消费比例过高,实际上已构成了恶意消费,由于劳动剩余价值与消费能力不相匹配,这就造成了美国严重的“双赤字”问题,但银行业为了自身利益却无法改变游戏规则,也就无法改变过度的消费模式,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美国形成了房地产泡沫、次贷危机、经济危机,乃至目前的债务危机。

  当历史进入到21世纪第一个10年,银行业也成为了新兴经济体运转的中心,超前消费模式的形成也由银行业为主导而积极推广,因此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银行业获得了极其丰厚的利益。在这样的轨迹下,我们看到了房地产泡沫化、地方债务危险化、恶性通胀蔓延化、中小企业贷款困难化等等,而这些现象都和银行业的暴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货币的目的性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在总结的教训中有两个重点,一是金融杠杆过高造成的恶性投机,所以金融需要去杠杆化;二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重失调,造成了国际贸易失衡、实业受损、失业率上升等,所以要加强实体经济的投入。

  经济危机后,西方国家为解决困境大量发行货币,纾困的首选目标是银行业,之后却发现大型银行的业绩并不差,且赚得盆满钵满,其利润大多来源于旗下投行的疯狂投机,所以世界有一种被诈骗的感觉。

  中国增发的货币以消化新增货币为主,将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中,计划虽不完善,但方向相对正确。而美国却排斥昔日“罗斯福新政”的有效办法,回避国有化、计划经济与监管。美国人抛弃了“罗斯福新政”的有效模式,原因是触动了银行家的利益。面对华尔街,今日的美国政客没有勇气与之抗衡。这使上次危机中的一切错误都无法得到纠正,新的危机也就接踵而来。

  对浮动汇率的思考

  从目前国际汇率市场的交易量来看,大量的流动性存在于汇率市场间从事着恶性投机与操控,例如日元在震后快速升值,达到了历史高峰值,对日本的出口经济打击很大,日本政府被迫两次出手干预汇市,但都遭到了国际资本的打压,遭到了美元的阻击,二次救市都以失败告终,日本财相和央行行长之后都无奈地说,国际汇率市场存在着操控问题。

  “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去年代中所有大的危机都是兑换率浮动造成的。”他建议成立一个新的货币体系,由美元、欧元、人民币组成一个大货币区,三种货币之间采用固定汇率机制,以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