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一位朋友最近告诉记者,汶川地震后,他在重灾区的一亲戚损失很惨重,房子全塌了,家里值钱的东西也全都被压坏了。事后去清理现场,只从废墟中挖出一根几个月前买的金条,还有几张银行卡,这成为日后生活的全部家当。
朋友叹了一口气后说,以前认为房产投资最保险,看来也靠不住。这话不无道理。地震震坏了房屋,也强烈地震动了人们传统的理财观念:不敢买房了、特别关注保险了,甚至出现了负债理财等偏激的理财观念。
事实上,理财在地震面前并非不堪一击。特别为广大读者搜寻了7种理财武器,能有效抵御地震这样的灾难,以实现财富的真正保值。
理财观念悄然转变
地震发生后,一位热衷于房产投资的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宏观调控政策无法改变他投资房产的热情,但地震却让他开始犹豫起来。这位高管称,虽然他的几套房产并不在地震带上,但地震这样不可抗拒的风险已经让他感到一丝不安。他表示,目前正在考虑给房子买些保险,也准备出手一些房产,改买一些黄金。
而一位公司白领称,她原本打算按揭购房,但地震发生后,她改变了计划,继续租房,这样自己不会受到损失。
而还有人称,以后买房买车啥的,尽量多贷款,假设在地震中房子塌了,损失都是银行的。
地震也让一些从未买过保险的人开始关注起保险。太平人寿个人理财规划师黄宜平对记者表示,地震后,来询问相关保险事宜的客户明显增多,但大多数客户并不清楚自己适合哪种保险产品。有朋友对记者表示,他准备到保险公司多买几份保险。不管怎么说,先买起来再说,心里会舒坦一些。或许在这位朋友心里,他并不清楚这些保险能带给他哪种保障。
三大原则应对突发风险有理财专家表示,以前投资者关心投资收益,现在关注投资风险。但上面提到的投资理财理念,比如不买房该租房、多借钱消费、盲目买保险等行为,难免有些偏激。
专家认为,买保险前,先要明确保险范围和免除责任,再针对性地选择保险,不能盲目购买;而尽量按揭买房,也要面临多还贷的压力。毕竟,地震不是常态,而是小概率事件,不能将小概率事件扩大化;而且地震的影响不是全局性的。
专家表示,坚持金融化、分散化、备份化三大原则,某种意义上,地震的风险是可以化解的。
金融化:保存虚拟资产
上海睿方投资顾问董事总经理邓韬对记者表示,如果地震发生后,钱都在银行,家庭财产有保险,贵重物品在保险箱,甚至遗嘱和遗产分配都已在信托公司,那地震的危害就很小了。
邓韬表示,应该充分利用现代金融来化解地震风险,从个人角度看,储蓄、证券、信托等现代金融工具可以将个人风险社会化,从而有效避免风险。
而东方证券保险业分析师王小罡称,实物资产在地震中很难保存下来,但虚拟资产就不一样了。他称,虚拟资产可以说就是金融资产,比如说,钱存在银行,尽管银行营业所可能在地震中垮掉了,但个人的钱还是能取回来;再比如说保险,假如投保人在地震中受伤,会有相关的保险来提供保障。
分散化:减少实物损失风险
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正是用分散投资来化解风险的有效方法。如果在地震前,主要投资房产、古董、艺术品等实物资产,地震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但如果分散化,比如买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基金、国债,在银行有储蓄,就可以避免很大一部分风险。
分散化可以在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间进行,也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比如实物资产投资分散到不同地方,可以在成都、上海分散买房、收购收藏品,甚至可以通过QDII产品配置一些海外资产,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化解风险,并获得收益。
备份化:保存个人理财凭证
灾难发生前,对个人理财凭证进行备份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信在抗震救灾中,一位遇难者在手上用圆珠笔写着,还欠××多少钱,这一场景打动了不少人,但如果进行了个人的灾难备份,相信他不会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醒别人。
地震发生后,房子垮塌了、家具损毁了、亲人遇难了,但必须有身份证明和银行存折把银行储蓄取出来,有借条可以让别人还钱;如果不幸遇难了,还可以让亲戚朋友知道银行卡密码、存折密码。
如果说前两者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金融工具来化解地震等巨灾风险,那对个人理财凭证的备份则体现了传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