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11月的政策将更接近于一种不偏不倚的‘平衡木’状态,不会有调息、调准备金、调信贷额度之类的‘大政策’出台”
进入11月,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将进入一个更为敏感且灵活的时期。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一句“对宏观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何为适时适度?又如何预调微调?
经济学家及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虽然货币政策的紧缩周期基本结束,但是并不会转向。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1月的政策将更接近于一种不偏不倚、不继续收紧也不马上放松的‘平衡木’状态。不会有调息、调准备金、调信贷额度之类的‘大政策’出台。”
目前CPI触顶回落成为宏观政策转向预期的最大触发因素。不少金融机构预测报告显示,10月份CPI将较9月份下滑0.5至0.7个百分点,回落至5.5%附近。不过,鲁政委认为,物价的下降趋势虽然开始形成,但当前水平仍高于政策目标水平。
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崔历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通胀压力依旧存在,“虽然CPI同比增幅放缓,但是环比下降得并不快,依旧处于历史高位”。
因此,崔历与鲁政委均认为,宏观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个别领域微调的条件已经成熟。“比如,国务院允许四地市单独发债,国家发改委对铁道部负债定性为‘政府支持债券’,监管部门在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展期问题松动,对小微企业进行税收减免等,就是典型案例。”鲁政委则表示,“一旦出口超预期下滑,人民币升值速度便可能放缓,甚至不排除波段性贬值的可能。”
除了CPI回落,近期中国的小微企业出现资金流短缺、经营困难等局面,也成了触发市场预期政策转向的一大因素。在降息基本无望的情况下,当前市场普遍期待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崔历表示:“不排除第四季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对于小微企业的困境,在信贷方面可能出现一些针对性的调整。”
鲁政委指出:“目前还不到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刻,不过央行很可能对差别动态存款准备金率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一些调整,从而缓解中小银行及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但是,中国整体的信贷增长并不会出现大幅调整,还是保持合理水平。预计10月份的新增信贷规模为550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