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我们认为,流动性好转和风险预期改善推动估值回升,短线调整不改反弹逻辑。
我们仍然认为通胀、政策和流动性已渐渐走过拐点,流动性和风险预期改善降低了无风险利率和风险补偿,推动估值的修复(尽管盈利预期仍在下调),并引发阶段性反弹。而流动性改善构成阶段性反弹基础。
首先,稳定局势和刺激经济再度成为各主要国家首要议题,从发达国家的再度量化宽松到新兴市场的纷纷降息,表明阶段性的政策退出和紧缩已告段落;第二,国内尽管宏观调控基调并未转向,我们也不认为会全面放松(原因不在通胀而在调结构),但微调实质已经进行,其累积效应开始体现;第三,其他领域(如高利贷)风险的爆发使得低估值的股市的相对收益风险比上升,如果实体投资不振、房价下行、理财产品受限、物价上涨对货币的消耗减弱,利率的阶段性下行有利于估值中枢的企稳修复。
近期市场持续调整,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流动性改善趋缓,没有跨过拐点时那么猛烈;二是连续上涨后有正常的获利回吐要求;三是内外利空消息影响市场情绪;四是本轮反弹权重股率先企稳,也率先遇阻回落,反映市场信心不足,题材股持续活跃的基础不稳。
从形态和内外部环境来看,短期仍有调整压力。从形态看近期有些类似7月下旬,不少人认为反弹结束也不无道理。但我们认为当前与7月底市场所处环境完全不同。第一,彼时的微调仅是美好想象,而目前是现实;第二,目前不论欧美债务危机,还是国内经济下滑和地方债问题,都比7月暴露更充分,已被认识到的风险其杀伤力减轻;第三,通胀、政策和流动性已走过拐点,尤其是流动性不是7月的脉冲式回升,而是阶段性改善。
就长期看,担忧仍在经济转型风险,中短期则有三点担忧:首先,市场可能对政策预期过高;第二,如果并非全面宽松:从资源配置角度,政策倾向于引导资金流向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实体经济领域,温总理指出“要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而再度大幅“宽信贷”的可能性很小,股市流动性短期无忧,但有风险;第三,我们最不希望见到的是重回“保增长”的老路,政府应该出手的方向是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比如减税和非公36条的落实,否则又将延缓转型进程,延长市场“长痛”期。
短期看,周一弱势探底,成交大幅萎缩,人气低迷,但尾盘放量企稳,短线有技术反弹要求,不过需警惕强势股补跌风险。 (作者单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