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消费调查频道 >

玉米种子吉祥一号被违规复制 敦煌种业等在列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6日 08: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国内第二大玉米种子“吉祥一号”正遭遇全国范围的私繁滥制,至少62家种子公司参与对其的侵权活动,其中包括中国种子集团、敦煌种业(600354.SH)等知名企业。

  2011年11月,一封实名举报信递交到了农业部,细数“吉祥一号”被违规复制育种的情况。

  “吉祥一号”是仅次于郑单958的国产第二大优势玉米新品种,其品种权人为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院),该院授权武威甘鑫种业有限公司和武威市武科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吉祥一号”,育种人黄文龙拥有“吉祥一号”的总经销权。

  “吉祥一号”已经获得河南省和甘肃省的品种审定。2011年1月1日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070293.9,同时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

  然而黄文龙告诉记者:“2011年“吉祥一号”合法育种只有2万亩左右,但实际制种在30多万亩,其他28万亩都是非法和违规育种公司私自繁制。”

  甘肃日报今年10月1日公开报道称,“(2009年),“吉祥一号”制种面积达30多万亩,(2010年)推广面积3000多万亩,销售量在全国玉米品种中名列第三。”

  本报记者通过采访品种权人、授权经营企业、甘肃省种子管理局等获悉,多家知名企业参与侵权育种。其中,敦煌种业侵权培育的“吉祥一号”种植面积几乎与合法品种一样多。多位被采访对象均告诉记者,举报信递交农业部将近3个月,农业部一直没有给予回复,也没听说对非法繁制套牌采取措施打击。

  一位看过上述举报信的育种专家认为:“这可能是有史以来国内育种行业最大的侵权案。”

  62家企业侵权

  河西走廊的企业都在私自制种“吉祥一号”种子,授权企业仅两家

  由于举报人的顾虑,本报并未获得上述举报信原件。但据记者了解,这封举报信详细列出涉嫌侵权“吉祥一号”种子的具体公司名单,私自繁制“吉祥一号”面积以及企业法定代表人。涉嫌侵权的62家企业有有著名国企,有知名民企,也有上市公司。

  “吉祥一号”品种权人告诉记者,“中国种子集团张掖分公司和敦煌种业下属子公司参与了“吉祥一号”种子的套牌。其中,敦煌种业一家子公司侵权繁制1万-2万亩,中国种子集团张掖分公司侵权繁制5000-6000亩。”

  该品种权人表示,除了这两家企业,其他企业也有制种7000-8000亩,在河西制种的企业都有制种。

  黄文龙告诉记者:“今年‘吉祥一号’制种面积肯定有30万亩,《甘肃日报》已经报道了的。”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退休研究员、玉米专家佟屏亚表示:“‘吉祥一号’在全国种植面积是依据制种面积推算的。”据有关部门称,‘吉祥一号’制种面积30万亩上下,产种量约1.5亿公斤,按亩播种子2.5公斤计算,可以种植玉米6000多万亩。“即便打个对折,按3000万亩计算,这个品种在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中应名列第二位或第三位。”

  2010年,排在“吉祥一号”前面的为郑单958和先玉335,先玉335为美国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所育种,也就是说,“吉祥一号”是排名第二的国产玉米种子。

  不过,“吉祥一号”河南经销商袁强表示:“今年,‘吉祥一号’有50万亩育种基地,能产5亿斤种子,可以种1亿亩。去年排在第二名,今年繁种量可能是第一品种”。

  但是在这30多万亩数字的背后则是隐藏着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黄文龙表示,合法企业育种的面积大概有2万亩,合法育种企业只有两家,一家是武威市武科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科种业),另一家为武威甘鑫种业有限公司(甘鑫种业)。“河西走廊的企业都在制种‘吉祥一号’种子,他们所用的技术组合是我们的,所以他们肯定侵权”。

  河西走廊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玉米育种基地,中国主要的玉米制种公司中国种子集团、登海种业(002041.SZ)、敦煌种业等制种基地都集中在该地区。

  众多企业涉嫌繁制“吉祥一号”玉米种子,不仅侵犯品种权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给合法育种企业种子的经销带来重创。黄文龙表示,去年种子是每公斤6元多,今年才卖5.5元-5.6元/公斤。但是今年的制种成本就合到6元/公斤。

  黄文龙表示:“去年‘吉祥一号’育种有十几万亩,这个品种被繁制了这么大的量,价格就下来了。”

  袁强也认为:“现在乱了套,侵权很严重,涉嫌侵权的种子已经流通到全国各地,对合法种子造成很大冲击。他们(侵权企业)套牌量大,我们正规渠道做不过他们的。”

  袁强表示,“吉祥一号”比郑单958有优势,稳产、抗病、高产,这个很可能影响全国的玉米种植走向。

  众多公司私自繁制“吉祥一号”,数量巨大的“黑户”玉米种子大量流通出售也将面临一个“身份”问题,绝不敢明目张胆地也以“吉祥一号”名称出售。

  黄文龙表示,没有生产许可证不准发售的。不过,仿冒企业则是另辟蹊径将侵权种子推向市场。这些企业将侵权种子以各自公司已有的品种的名称上市出售,这样也就逃避了监管和打击。

  众多套牌品种入市,隐藏着巨大风险。“吉祥一号”至今只获得河南与甘肃省的品种审定,在上述两省份属于合法种植品种,在其他省份尚未获得品种审定。未经官方品种审定,意味着该品种很可能不适宜在当地种植,农民可能会遭遇很大的风险。

  授权谜题

  中国种子集团和敦煌种业均无法出示授权协议

  尽管涉嫌侵权套牌制种“吉祥一号”的企业有62家,截至目前,本报通过采访品种权人、授权制种企业和相关机构,明确获悉的只有中国种子集团张掖分公司和敦煌种业分公司两家。

  中国种子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农业育种和销售公司,敦煌种业则是国内主要的育种上市公司,二者被指涉嫌侵权套种“吉祥一号”,这让外界颇感诧异。

  面对被举报侵权套牌“吉祥一号”,11月22日,中国种子集团副总经理田冰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第一反应是“不会吧,一般生产别人的东西都会有授权的,没有授权,不会做的”。

  田冰川经查询后明确表示,中国种子集团下属张掖分公司“有合法授权”,“有一个品种权人给予了授权,我们的档案里有品种权人授权的记录和文件”。不过,他未透露是哪个品种权人进行了授权。

  相对于中国种子集团的迅速回复,作为上市公司的敦煌种业则采取了回避的态度。经过多日的联系,11月24日,敦煌种业种子事业部一不愿署名的女士出面否认套牌一事,称:“不可能,没有这回事。我们种子事业部统计分、子公司制种情况,对这个很清楚。有制种面积统计表,分、子公司报上来的制种情况里面,根本没有这个品种。”

  11月24日,敦煌种业种子事业部部长范华表示:“我们没有侵权,敦煌种业分公司跟武威市农科院有协议,给他们钱,不会侵权的。”

  另外,范华称:“我们给河南几家企业繁制郑单958,可能因为与‘吉祥一号’相似,他们就认为,我们繁制了他们的‘吉祥一号’。”

  不过,上述种子事业部女士则表示:“去年曾经去协商购买‘吉祥一号’的授权制种。现在还在与武威农科院协商中。”这与范华“有协议”的说法相左。

  对于上述两家企业所说“授权和协议”,黄文龙和武科种业给予了坚决否认。武科种业办公室主任张知栋连续用了多个“坚决不可能、绝对不会有”予以否认,“四方品种权人中,任何一家都不会给中国种子集团张掖分公司授权生产,谁给的一看就知道”。而黄文龙也是也明确表示:“除了武科种业和甘鑫种业,没有给别的企业授权。”

  中国种子集团和敦煌种业的“授权协议”从何而来,变成一桩无头悬案。

  不过,黄文龙和张知栋都证实,现在有企业出于某种原因,开始向品种权人支付知识产权费,每斤给1毛钱。他们没有透露支付知识产权费的企业名称,但都认为给的比较少,不足以弥补损失。

  范华也表示:“分公司现在按照亩数给他们钱,具体多少我说不清楚,需要去问武威农科院。”

热词:

  • 敦煌种业
  • 玉米播种
  • 吉祥一号
  • 玉米种子
  • 稳产性
  • 种子企业
  • 玉米育种
  • 玉米制种
  • 种子市场
  • 玉米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