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投当审慎西方基建投资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9日 09:5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中投董事长楼继伟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表示,希望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或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作为股权投资者参与英国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与英国政府“不谋而合”,最近英国政府希望亚洲等主权财富基金为升级改造英国基建提供融资支持。

  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了海外多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在非洲等国采取以投资基础设施等换取资源的方式,在西方国家则采取BOT等形式参与当地基建,而且中国基建给国际社会以高质量之影响;但真正以股权形式参与海外基建的案例则凤毛麟角。这次中投若能在英国以股权方式参与基建无疑是一个突破。不仅如此,海外基建尤其是发达市场的基建投资固然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但投资收益相对稳定、投资风险适中,与主权财富基金的稳健风格相匹配。

  我们认为,即便最终获得英国政府认可,作为股权投资者参与西方基建,对主要从事金融市场投资的中投而言是一个“全新”挑战。尽管之前中投也投资如42亿美元入股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等实业,但主要为持有少数股份的财务性投资,且投资效果至今尚有待观察。

  具体而言,当前中铁等企业拥有多年投资海外基础设施的经验和基建技术实力,中投若能获得投资英国基础设施项目,客观上为中国公司进一步打开发达国家市场提供可操作空间。但不得不指出的是中国企业从事的海外基建项目大都属于政府间的投资合作协议,且海外基建投资都依赖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劳务输出降低成本锁定收益。

  而当前英国政府希望主权财富基金参与投资基础设施,主要出于这既不会显著增加政府财政赤字压力又可作为变相经济刺激计划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为本国劳动者提供新增就业以降低失业率。因此即便英国许可中投以股权身份投资其基建,也将要求其保证主要雇佣英国人,并通过收紧签证防止中国向英国的劳务出口,使中国很难嫁接“中国公司+劳动力出口”的传统运营模式,从而增加中国公司在英国等的基建成本。

  与此同时,当前不论是拥有海外基建投资经验的中铁等还是中投,都缺乏运营管理海外基础设施的经验,而对股权投资者而言基础设施等项目的投资成败关键在于日常运营管理而非项目本身,若缺乏运营管理经验而导致运营成本过高,那么以股权形式投资海外基础设施对中投而言将是一个难以甩掉的负担,如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水土不服和投资亏损反映,中国企业尚缺乏有效的国际化运营管理经验。

  不仅如此,当前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投资其基础设施等持有相对保守之立场,如华为和中兴等一直难以在西方电信基础设施投资上获得突破。最近冰岛内政部否决了中绅集团的冰岛旅游地产投资,同时目前西方国家把中投定义为政府支持企业,致使中投不得不酝酿拆分以开拓国际投资空间。因此,当前即便英国政府允许中投以股权投资基建,可能也将在基建投资关键环节和建成后运营管理上为中投设定诸多限制,如把中投的股权变成无投票权的优先股等形式,避免中投直接管理或主导管理基建公司。显然,受限制的股东权益意味着股权投资风险收益的不对称。

  由此可见,当前在西方诸国遭遇主权债务风险炙烤下,中投投资西方基础设施确实具有博弈优势,但对缺乏基建国际化运营管理经验的中投等中国企业而言,当审慎以股权形式投资西方基础设施。同时,当前中国外汇储备问题本质上不是投资多元化问题,而是现有结售汇和外汇市场体系下外汇储备过度向央行堆积之问题。因此,推进外汇市场体系改革和汇率改革,从制度上为藏汇于民创造条件比绞尽脑汁地探寻官方外储多元化更具建设性。

热词:

  • 中投
  • 基建投资
  • 投资收益
  • 投资风险
  • 投资效果
  • 旅游地产
  • 投资回报
  • 投资合作
  • 主权
  • 金融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