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股票 >

评论:玩不起躲得起的IPO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6日 20:4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天津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马振龙

    能够靠技术躲过二级市场的大跌,却怎么也想不到IPO中签后的幸运正在慢慢变成一种负担,甚至是个陷阱。

  新股频频破发,往往预示着底部区域的临近,不过,像2011年这种七成新股破发的惨烈景象在往年也并不多见。新股破发,意味着投资者对市场大环境的不看好,或者对IPO公司前景不看好,在这种大预期下,部分题材并不突出的IPO公司,便成了市场回避的对象。

  2012年的第一个完整交易周,市场打新资金伴随3只新股的全线破发降至冰点。全周506亿元的资金水平创出了IPO重启以来最低纪录,较去年816亿的最低水平大幅减少,与去年全年周均3600亿元的水平相比,跌幅之大更是罕见。

  看不到预期收益、上市赔钱是大概率事件,在这种市场预期下,IPO不再是投资者眼中的美味。新股首日破发,机构投资者也开始“用脚投票”。日前,因参与询价机构仅18家,不足法定的20家,朗玛信息被迫中止发行,成为继八菱科技后的第二家IPO发行失败的公司。

  曾几何时,能够在新股申购中中上一个签儿,那可是令多少股民欣喜不已的事。一个营业部就中几个号,如果不是超级大盘股,中个签儿少说也有个30%以上的利润,要是赶上牛市,上市首日便能轻松斩获一倍以上的利润。然而,这样的美好记忆随着2011年大熊市的出现一去不复返。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募资额,广大股民耳熟能详的IPO“三高”无疑是新股破发的推手。“三高”一旦触及投资者的风险底线,大面积破发就成为必然。

  广大中小股民开始远离一级市场,这是件好事,玩不起还躲不起吗?但是,即便这些小散们放弃了IPO申购,却还有新股可以源源不断成功发行并上市。

  2011年的证券市场是痛苦的一年。但对券商IPO承销而言,却是一个大丰收年。在二级市场总市值缩水超过4万亿的情况下,券商来自IPO的保荐、承销收入再一次创下新的历史纪录。数据表明,在去年IPO公司数量从上一年的332家下降至272家的同时,相关主承销商的保荐、承销费用却是不降反涨,合计已高达254.33亿元。

  券商有钱赚,申请上市的公司就更不在话下了。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很多公司都不会选择在一个熊市背景的市场进行IPO发行,但是中国是个例外,因为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在中国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对于很多公司来说,上市就是公司“一生中”最大的一笔利润。前两天偶然听到一档证券节目,两位专家调侃道,现在股市的IPO就如同商场打折一样,虽然打5折,但其实商家早就把打折前的价格抬高了,打了折其实售价反而更高了。本来打算20元发行的新股,结果在“有形之手”的帮助下,25元就可以顺利IPO,这样即使上市首日跌他个20%,仍不低于20元的心理价位,所以上市公司一点也不疼。

  新股发行重在平衡市场各参与方的利益,而目前新股发行成为发行人与保荐机构的盛宴,也变成了市场与投资者的梦魇。所谓的“市场化”发行,使上市公司老板一个人、一个家族几天就豪取了几亿几十亿元,实现暴富;而几万、几十万的投资者却深深套牢。

  新股还将一如既往地发,如果参与询价的机构和泡在一级市场打新股的投资者不能回归理性的话,高价新股、高市盈率新股还会一如既往地不断出现,破发和首日暴跌便随时可能降临。中签的中小投资者也大可不必一脸无辜、自怨自艾,申购是自己的行为,没人用刀逼着自己下单,禁不住上市当天可能出现的暴涨诱惑,那就怪不到别人了。幸好,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已经发现了新股发行的问题,证监会正在着力给新股发行“降温”。其实,广大中小投资者避免新股陷阱的方法非常简单:不参与IPO,不参与上市炒作;让机构们自己去玩,等机构没钱赚了,自然也就玩不起了;机构玩不起了,当然也就不会再有洪水一般的IPO了。

热词:

  • IPO
  • 破发
  • 交易周
  • 三高
  • 新股发行
  • 券商
  • 股民
  • 一级市场
  • 中小投资者
  • 二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