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据介绍,目前已有3000多家企业在欧洲建厂或开拓,涉及制造、房地产旅游等多个行业
一边是欧美经济在重创之后重回“再工业化”之路,一边是国内“产业空心化”和“去实业化”萌发。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前景陡增几分不确定性。应对潜在的危机,中国实业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到底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如何走?昨日召开的“2012环首都绿色产业高端会议”,对此展开了探讨。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建国提出了新思路,即中国制造业要走向全球。他认为,“当前是中国制造业全球化的最好时机”。他认为,这是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中,中国抢占世界产业至高点的战略问题。
魏建国表示,中国加入WTO以来,抓住了世界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成功解决了1.2亿农民工就业,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不过,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人口红利是其所付出的代价,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下一步中国的制造业只有实施全球化,才能够在新形势下有更大的发展。当前是实施中国制造业全球化的最好时机。”他提出,应该进一步制定未来五到十年内,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升级以及战略转型的目标战略;要加快制造业的产业布局,特别是尽快形成中国二三线城市产业发展格局。他还认为,政府要以更优惠的政策支持各种类型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这是解决产能过剩和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最好选择。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中国3000家企业在欧洲建厂或开拓,行业不仅涉及制造业,而且发展到房地产旅游业、公路设施、铁路运输、港口机场等建设,目前这些企业已参与近1700个大小项目。
国资委原副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亦在同一场合表示,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加快出现新趋势,再加上总体需求趋缓及生产成本升高等诸多因素叠加,使得我国制造业面临“前阻后追”的严峻局面,大而不强的问题更加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他还介绍说,十二五时期,我国机械工业将通过实施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强化基础、两化融合与绿色为先五大战略,保持行业工业总产值、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年均12%左右的增速,出口创汇年均15%左右的增长目标。(本报记者 熊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