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证监会新政不断,但真正能对市场供求失衡造成实质性影响的措施却一直不多。比如养老金“入市”的动议,强制分红回报股东的想法、新股发行中抑制炒新风气的制度建设,看起来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无奈做起来却总是阻力重重,雷声大而雨点小。而最让人诟病的IPO却时紧时慢,总也没有放缓的希望,不仅如此,IPO队伍并不因此而有所减少,反而是越排队伍越长,这样又给投资者增加了巨大的不良预期和心理压力。
这样一个市场,在管理层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的借口下,各种矛盾却越来越激化。首先,上市公司并不真的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只要还能发行出去,价格的高低,其实并不具有多少“市场化”的成分,因而只要能挤上发行这个“独木桥”,上市公司就不可能会根据市场现状修正上市时间。其次,投资者确是最具“市场化”的群体,他们会根据市场状况做出留守还是离场的决策,低迷的市场,也就要承受双重的“打击”:一是抽水——上市公司IPO;一是漏水——投资者纷纷兑现离场。
这样一来,市场只有失去平衡,“入不敷出”成为必然结果。市场唯一的出路,就是跌到新股按净资产值发出去都没人愿意要,二级市场已成为整个社会的销金窟,券商全行业亏损,金融危机暗中酝酿……这种惨状历史已经出现过,虽然最后我们均能顺利渡过难关,但付出的代价,却可以用惨痛来形容。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A股的市场规模已经跃升到世界前列。以往笔者就一直认为,规模大其实并不是只有欣喜没有担忧,它在享受“荣光”的同时也在累积危机。更何况“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建立在制度并不完善的基础之上的规模巨大,其实累积的风险也更高,一旦控制不了,出现“山崩地裂”的局面,其对社会的冲击力,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
市场近期似有走好迹象,周一低开高走之后,上证指数已经接连放量突破了短期的5、10、20日均线。这一走势既得益于外围股市的短线拉升,也得益于可能真正能改善目前供求关系的“员工持股计划”的征求意见稿的推出,而且后者更为关键。只是员工持股计划看上去很美,推行起来能否维持公平、阻力大不大?目前还不得而知,这将为后市行情增添许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