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2日 14:4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CN
陈伟鸿 CCTV《对话》栏目主持人
张 云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
李振江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秘书
2010年7月15号,中国农业银行完成了A股+H股的同步发行上市,他们是在艰难的市况之下,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全球最大的IPO(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作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当中最后一个完成股份制改革的银行,有人形容农行的上市是经历了凤凰涅槃式的艰难蜕变。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历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农行经历了怎样的考验,他们又怎样完成了自我的救赎,有着怎样的收获?
1、谈压力,农行行长张云否定“世界上最差的银行,要去做全球最大的IPO”的说法
陈伟鸿:说到压力,我知道在农行上市之前,媒体非常非常关注,当时有一些海外的媒体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些报道,有人说它非常地刻薄,比如说“世界上最差的银行,要去做全球最大的IPO”,我觉得这个字眼现在读起来还是比较刺眼。
张云:当然我作为农行的行长,我并不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因为农行在上市的时候,我们无论是在贷款的质量,还是我们的风险拨备率的水平,无论是从我们的效率指标,还是我们自身的效益回报的水平,都超过了可比银行上市时的水平,所以不能说它是一家最差的银行。那么至于说到IPO的募集资金的多少,其实它是根据这一家银行的实力和这一家银行的资本规模去决定的,你并不能人为地去创造哪方面的记录,它是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陈伟鸿:如果他有机会再写一篇和农行的上市历程相关的报道,你给他一个建议,他的标题应该用什么样的一个字眼,可能会更符合客观,或者说是事实。
张云:应该说世界上最有成长性的银行来得到了世界投资者充分的认可,从这个角度。
2、最紧张的时刻:股市大跌超过4%,几乎导致失败,农行发行过程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陈伟鸿:上市的过程中,有没有最紧张的时候?
李振江:比较深刻的是6月29号的一天,我当时我记得我正在陪向董事长带领着红队在英国的爱丁堡进行路演,我记得大概是在深夜的3点钟,我收到了国内团队传过来的一个信息,说当天A股大跌。6月30号,就是我们在香港公开发售的第一天,7月1号是我们A股战略配售投资者的交款日,也是A股网下机构投资者的第一天的申购日,如果面对这样不利的市场环境,如果要是没有很好的应对预案,那么很可能会导致整个发行的这个失败。
陈伟鸿:本来就不是一个光彩照人的姑娘,出嫁的时候又偏偏碰上了阴雨天。
李振江:由于这个事情当时特别重大,特别紧急,我犹豫再三,还是在深夜3点钟把我们向董事长的门敲开了,把这个情况报告了一下向董事长。
陈伟鸿:我发现你的工作都是在别人最累的时候就主动出击,在他们受不了的时候,你就发个邮件,董事长在睡的时候3点钟你就敲开他的门。
李振江:因为当时张行长给我封的是股改的秘书长,来协调这种传统信息,董事长也是多方面了解情况,然后随即就和张行长开了电话会议,研究相关的对策。
张云:开弓没有回头箭,农业银行当时股票发行的进程进行到这样一步,没有退路,只能去按照我们预定的计划去完成。但是我们同时对农业银行的股票发行成功还是具有坚定的信念。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农业银行的成长故事是被大家所接受的。
陈伟鸿:这的确是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有点像坐过山车,一会儿紧张,一会儿刺激。
张云:我觉得农行上市这个过程比过山车还刺激。因为什么呢?因为过山车我上去以后,我眼睛一闭,管它去。反正就那么一两分钟,几分钟就过来了是吧?但是农行的股份制改革和我们上市的进程,它是历时三年三个月,它是眼睁睁地,或者是你意想不到的有很多的急流险滩,有很多的艰巨的挑战,所以给你带来的压力,给你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刺激,我觉得比过山车还要强劲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