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汇金救市败走咸阳 大盘上涨昙花一现 >
汇金公司再度出手回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票,这当然明确显示了政府救市的措施。政府给出这样明确的态度是好事,值得赞誉。因为,这同样是维护中国金融主权定价的关键之举,也是激励市场信心的一剂良药。
但是,有几点质疑是不得不说的。第一,从中国水电股票发行遇阻、许多股民希望其破发的状况看,未来一系列大型国企上市可能都会遭此命运,甚至一次不如一次。此时,政府出手托市,到底是真心希望股市不要持续干瘪,为中国经济带去一些信心,为惨不忍睹的投资者带去一些福音?还是仅仅为了发行大盘股,发完就撤火?
第二,暂时托一下股市不难,难的是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是不是应对继续压制内需,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大幅回落的走势是不是可以就此打住。否则,股市的根本动力不足,救市无用。
其实,所有投资者都看到:无论是今年上半年公司中期业绩,还是产成品库存,都出现了不好的兆头。如果说经济增长回落是按照宏观经济调控预期方向发展,那温州事件是不是也是宏观经济发展方向预期的结果?我看,如果紧缩性货币政策不停止,宏观经济内需部分受到严厉压制,那股市下跌趋势就算被托住,那也不过是短命的反弹行情而已。
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否有所改变?从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的公告看,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并未发生改变。会议认为,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增强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注意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
不过,有媒体分析认为:央行将二季度确定的货币政策“三性”――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变更为“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这是值得回味的。尤其是“前瞻性”的提法,表明央行或将依据时局之变,结束过去15个月一直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
要真是那样当然好,哪怕仅仅是回归“中性”、并借此观察国际经济形势演变都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央行关于“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仍处在高位”的判断,实在让我们不敢相信央行会愿意改变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学者预期,9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有可能会低至13%,二季度时还有15.9%。这样的下落速度史所罕见。
更要命的是:当欧美国家自己都在担心经济衰退的时候,中国央行依然认为“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我不知道他们做此判断的依据何在,他们到底看到了怎样的复苏动力。
据此,我不敢轻言央行货币政策转向,而且他们通过扩大存款基数,把连续上调法定存准率的行动安排到了年底。
紧缩货币政策一定压制内需的,这用不着怀疑。至于抑制价格上涨的作用,我还是过去的看法,它只会压制内需,而对物价没什么意义。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应当去压制原本就不充足的内需。
明眼人应当看到,最近一段时间,中央各部门对物价的判断和对控制物价的政策选择是不一样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在谈物价问题时都尽量避免实用通货膨胀一词,而在应对之策的选择上,也会尽量不提对货币政策的依赖。但央行不同,不仅大张旗鼓地谈论通胀,而且不承认物价问题与货币不一定正相关。
总之,股市投资者更应当关注经济走向,关注货币政策走向。只有紧缩货币的政策停止,哪怕是回归“中性”。这也将是经济、以及上市公司业绩即将到底的前提。这才是“牛市”的关键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