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经济台滚动新闻 >

[科技苑]中华鳖的仿生态养殖 (2010.8.17)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7日 20: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科技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进入[科技苑]>>


第一次换池:严防天敌。

    放生态养殖的中华鳖,味道、营养都和野生鳖相似,所以卖价也高。不过这项技术有个最大的难点,就是鳖的成活率偏低,一般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然而在湖南省常德市,有位叫王国顺的养鳖高手,他养的鳖不仅品质好,成活率也比别人高得多,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王国顺高人一筹的成活率,主要得益于他给小鳖换了三次池子。

    常说的仿野生养殖,就是模拟野生鳖的生活环境来养殖,在野外挖几个水塘,每个水塘的面积有两三亩,上千平方米,等小鳖孵化出来以后,直接投进去,在一个池子里长三四年,捞上来卖就行了。而王国顺的三次换池养鳖法,第一次便是把上千平方米的大池换成十几平方米的小池,目的是为了防天敌。

    王国顺以前养的鳖成活率偏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鳖被天敌祸害了。一条拇指粗的蛇吃起小鳖来,一口一个,一晚上能吃掉一二十只小鳖。除了蛇,青蛙和老鼠也都是小鳖的死敌。青蛙的危害程度跟蛇差不多,一晚上能吃掉十几只小鳖。最可恨的是老鼠,在每只鳖身上只咬一两口,一晚上能祸害二三百只小鳖。从前王国顺的养殖场里,受天敌危害的小鳖几乎达到了投放量的一半以上。

    由于上千平方米的大池监管太费力,王国顺决定在池塘的大小上寻找突破口。于是,他把小鳖从上千平方米的大池子换进十几平方米的小池子,管理起来就容易多了,一旦有天敌现身 ,抓起来是手到擒拿。经过多年的实验,王国顺还设计出了小池子的具体尺寸和合理的投放量。

 

第二次换池:改善水质。

    小鳖长到15天的时候,就要吃东西了,这时如果还挤在狭小的空间里,食物残渣和排泄物就会溶解在水里,造成水质的恶化,小鳖在这种环境里,就会出现腐皮、烂皮的情况,一旦伤口被水中的病菌感染,很快就会死掉,所以,需要换到一个大一点的池子中生活。

    新池面积50平方米,水深0.6米,盛水量是小池的6倍,水质有了保证。此外,水池充足的空间为小鳖生长提供了好的环境,小鳖长到15天,开口吃食,就意味着小鳖进入了快速的生长阶段,小鳖的体格一天天长大,排泄物也越来越多,只有生活的空间足够大,小鳖才能健康的生长。

     

第三次换池:公母分开。

    在王国顺的养殖场里,公鳖和母鳖是分开养的,这是他给鳖第三次换池的结果,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成活率。

    以前王国顺也和其它养殖户一样,把公鳖和母鳖混养在一个池塘里,等到两三年后鳖长大了,该上市的时候才发现,池塘里剩的几乎都是公鳖,母鳖则是寥寥无几。这是因为中华鳖本性好斗,长到一年半,即将性成熟的时候,在一个池塘里,公的和母的会自发地分成两个相互对抗的团体。可是,小鳖在孵化的时候,公母的比例是七比三,也就是100鳖里,大约有70只公鳖,30只母鳖,池子里的公鳖比母鳖多,所以在对抗中,母鳖就要吃亏。母鳖在性成熟之前打架不敌公鳖,受伤死亡的数量很大,到了性成熟以后,所剩不多的母鳖因为交配时的公母比例悬殊,绝大部分也会死亡。因此,提前将公母鳖分开养很有必要。

    正是经过了连续三次的搬家,和对细节的重视,王国顺养鳖,不仅轻松而且收益高,他的鳖已经远销到了全国的十几个城市,成就了他的财富梦。

    更多资讯编辑短信FT发送到10663355订阅《科技苑》手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