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经济台滚动新闻 >

[中国财经报道]我的家谁做主(2010.09.26)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6日 15:5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中国财经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进入[中国财经报道]>>


我的家谁做主

首播时间:2010年9月25日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去年上映的电影《业主奏鸣曲》中的一些片段,而在现实中物业纠纷也时常困扰着小区的业主们。据这个电影的编剧介绍,片中的很多情节取自发生在北京小区的物业纠纷。对于很多人来说,买房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一笔花销,但当家却不能做主,这就是许多小区业主面临的尴尬。不过再过几天北京的业主们会有一个好消息,在几易其稿后,新的《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将于101号开始正式施行,不少人对这个办法寄予了厚望,称它能在很大程度化解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那么,当前造成小区物业纠纷的主要矛盾又是什么?为此,我们栏目从今年六月份起,对北京的部分小区进行了调查,没想到调查刚开始,我们就接到了一个小区业主打来电话。

 

一、有家难回

(2010627下午2点)

在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的荣丰家园,我们见到了这位举报人,她姓张,是一名退休教师,当天晚上,老师正在给学生补课,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传来一阵阵救命声。救命啊,救命啊,他们打人了,就是刘勇的手机。”

被打的人是住在7号楼业主的刘勇,当老师从家赶过去见到刘勇时,刘勇已经躺在了医院,血流满面,这些是当时其他业主给刘勇拍下的头部受伤的照片。老师说:“大家心里都特别恐惧,没有一种安全感。”

荣丰小区位于北京西客站附近,属于北京的城区,2003年因打出小户型的概念而火爆京城,刘勇也是在这一年,成为了第一批入住的业主,但老师说,现在这个小伙子已经不敢回家了,而且也进不去家了。我们提出到刘勇家看看,张江川为了安全起见,带着我们从地下车库绕道来到了刘勇家。刚进入刘勇家的楼道,我们就闻到了刺鼻的恶臭,原来他家门上被人泼了粪便。老师说:“原来地上全部是(粪便),现在这个业主已经不在这儿住了就是刘勇,他没有办法回来,住在朋友家了。”

刘勇家门口的地面已经被清洁工打扫干净,但门上粪便的痕迹还依稀可见,老师说,昨天晚上,刘勇一回家,发现大门的锁眼被堵上了,家里的电也被掐断,他赶紧报了案,民警也赶到了现场,做了笔录,等民警走后,刘勇正在清理家门口的粪便时遭到了袭击。刘勇到底和谁结下了这么大的恩怨?事情的起因又是什么呢?我们几经周折,终于约到了他。我应该缝了五针,但是最后(鉴定)结果还没出来呢,有可能是,我还不清楚,反正看法医了。”

刘勇今年36岁,是一名英语翻译,16年前从湖南就来到了北京闯荡,2003年,他终于攒够了30多万元,在荣丰买了一套不到30平米的小户型。回忆起那天晚上的情景,刘勇至今心有余悸。突然冲出七八个人,我一看我都不认识,戴着物业的胸牌,你打我们的人,然后追,把我从五楼,我那时候脑袋流着血,把我从五楼追到一楼,完了追到两栋(),七八号楼中间,追到100多米,三四个人对我进行拳打脚踢。”

刘勇分析,从去年6月份开始,他和张江川等几位业主一直在筹备成立荣丰的业主委员会。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多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炒掉原来的物业,这当然是物业公司不愿看到的。泼粪这种,通过我给大家一个警告,采用非法的行为给大家一个警告,告诉你们不要以为业主怎么怎么着。”

因为不敢回家,刘勇现在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朋友借给他的,头上还包着纱布,这两天,他没上班,怕公司的人问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一直在等待派出所的消息,希望这个案子能有个说法,他正在外面租房子,暂时不打算回荣丰的家了,筹备业委会的事他也不想参与了。我会考虑退出了,是这样。我心有余,但我现在还是支持(成立业主委员会),毕竟我付出很大的心血,我觉得很对不起大家,但我确实是有自己的(顾虑)。”

事实上,刘勇的遭遇并非个案。2005年,上海卫视的两名记者在调查荣丰而二期的楼板质量时,就遭到了不明身份人员的殴打。200810月底,荣丰小区里的四家商铺也遭到了不明身份人员的打砸。

之前的事例和刘勇的经历让张江川担心,类似的事儿很有可能还会发生,现在参与筹备业主大会的志愿者已经有上百人,一些业主已经受到了骚扰。张江川说:“我们现在等于是筹备组已经有三个人被掐水掐电,包括四号楼昨天有一个业主给我打电话,楼长就亲口跟他说,说你不要参加这个了,你要参加你就要挨打。”

今年已经56岁的张江川本该和其他退休老人一样,享受悠闲的生活,自从成了荣丰小区业委会的发起人后,她都不敢独自走在小区走路了,但张江川觉得越是这样越说明必须要成立业主委员会,只有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业主才能成为小区真正的主人。

 

安居乐业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而“安居”的具体体现就是要看你有没有房住或住什么样的房。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内城镇居民的住房是靠分配获得的,1996年住房制度改革后,伴随着住宅商品化的进程,房屋的属性也发生了改变,住房变成了房产,居民也变为了业主。其实,业主是一个舶来词,直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家的拥有者”,但这个家不仅包括购房者的住房,还包括所在小区的公共设备、设施和公共空间,比如,楼道、绿地、地面停车场等等。面对这样一笔庞大的财产,单个业主是无能为力的,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专业机构帮着业主打理,于是物业公司开始走进业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