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专家质疑企业债融资风险性 称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1日 14:3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浪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6月21日午间消息,为破解保障房建设的资金问题,发改委日前发文,明确允许投融资平台公司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此消息一出,便引发广泛讨论,不少专家在微博上质疑,此举可能导致地方债务膨胀,引发更大风险。

  闸口放开旨在纾困保障房建设

  日前,发改委制定《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允许投融资平台公司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

  《通知》称,企业债券具有期限长、利率低的优势,是保障性住房项目市场融资的较好工具。为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各地按《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行规范后继续保留的投融资平台公司申请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应优先用于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政府在此时出台这一政策,主要是因为保障房融资困难。

  按照国家计划,今年全国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必须在10月底前全部开工,但据报道,当前时间过半任务未过半,一些城市保障房建设开工率不到三成。保障房开工缓慢固然有项目进程自身规律的原因,但最大障碍在于资金短缺。

  多年以来,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一直处于较为平衡的状态,并没有过多的盈余。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不允许发债,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只能寻求银行资金来撬动经济建设。

  住建部称,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至少需要投入1.3万亿元,需要银行等机构投入的高达8000多亿元。保障房建设贷款难,从总体上看是由于建设资金回收周期长、利润空间小,致使银行对回收贷款存在疑虑。

  杨红旭总结到,保障房融资难,主要是因为四个主要渠道都不“给力”:地方土地出让金大缩水,今年2000亿的地方债,无法满足保障房建设的资金需求;银行贷款名义上支持,但实际上额度“紧巴巴”;治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也更困难了;让民间投资,回报太低。因此,他得出结论:“只有发企业债这条活路了。”

  专家质疑将引发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为应对本轮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启动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中央政府承担1.2万亿元的份额,而余下的部分由地方政府以及企业承担。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有限,所谓的“地方融资平台”应运而生:各种项目被置入其中,以“组合”的方式来取得银行的贷款,地方政府甚至以地方财政收入作为未来还款的保证,来向银行取得贷款。其“偿付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已经引发担忧。

  央行在近期公布的《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公开表示了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担忧,并披露了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在10万亿元左右。近期有市场传言称,银监会将会采用类似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式来剥离2万亿-3万亿元具有较大风险的地方政府债务。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认为,在此时,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企业债融资建保障房,意味着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工作尚未开始就已结束,地方政府债务将继续膨胀。债务危机被推迟,但不会因此消失,而是以更大的规模爆发。

  国都证券研究所所长许维鸿认为,一旦更大规模的债务危机发生,中央银行就只能通过量化宽松政策稀释债务,通过人民币对内贬值来解决问题,这将引起通货膨胀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

  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政策实行细节比较关注,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上质询:这种债有政府财政的担保吗?如果没有能发出去吗?债的收益率多高?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则认为,保障房作为一项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是政府提供给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应该纳入政府财政开支。而且,他认为政府有能力负担这一开支:“今年1-5月政府财政收入猛增30%,是年初计划8%增幅的3倍多,政府应该不差钱。”

  同时,也有一些乐观声音认为,融资的开闸是确保保障房建设任务完成的关键,在其直接作用和带动下,下半年保障房投资将全国启动。(肖瑜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