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PMI连续3月回落 传递两大明确信号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3日 09: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6月PMI指数的出炉,传递出两大明确信号:经济仍处回调态势;通胀压力进一步放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下称CFLP)发布的6月官方PMI为50.9%,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这也是自3月以来PMI的连续第三个月回落。

  同日,汇丰发布的PMI终值也降至50.1,创该指数11个月新低,同时投入和产出价格涨幅双双放缓,表明中国经济在逐渐降温的同时,通胀压力亦慢慢缓和。

  汇丰分析师指出,紧缩政策步步加码,制造业放缓在预期之中,勿需担心经济会“硬着陆”。预计未来随着国内外环境向好,经济也将稳步回升。

  增长正在放缓

  50.9%,这是中国官方PMI28个月以来的最低值。今年以来,中国官方PMI整体呈回落走势,唯有3月出现短暂回升,而4月起工业增加值增速亦呈小幅回落之势,5月的同比增速仅13.3%,表明工业增长在逐渐放缓。

  从6月PMI各分项指数来看,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1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回落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尤其以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为最大,达到3.6个百分点。

  CFLP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认为,6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调,预示未来经济增长率可能继续降低。

  “主要原因是由于库存调整。”他称,6月份购进价格指数明显降低,原材料库存指数也降低。表明基于通胀预期改变的库存调整已经开始,并将影响经济增长回调。

  通胀下行信号强

  6月最有可能成为今年CPI上行与下行的分水岭,温家宝总理和国家发改委在6月下旬均公开发表通胀仍在可控范围内的言论,PMI中显示企业成本的购进价格指数则从数据上又佐证了这一点。

  官方PMI购进价格指数已经连续四个月回落,本月回落到56.7%,比上月回落3.6个百分点。该指数已从年初70%左右高位回归,反映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通胀的压力明显缓解。

  自昨日(7月1日)起,我国将大幅下调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进口关税,其中柴油、航空煤油将以零关税进口,同时还下调了部分救灾物品、纺织原料、有色金属原料以及日用品的进口关税。

  这次降税共涉及33个税目商品,主要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这是在2011年初已对60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进口暂定关税基础上,又一次力度较大的降税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认为,包括货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内的宏观因素预示通胀高点应出现在6月。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专栏)也称,经济活动和通胀均在降温,这表明紧缩政策见效,通胀有望于未来几个月见顶回落。

  无“硬着陆”之虞

  伴随通胀预期渐行渐远,经济学家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经济的增长轨迹。尽管言辞有所不同,但几乎没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硬着陆”的边缘。

  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专栏)对 “硬着陆”一说最为质疑。他称,中国虽然有通胀风险,但由于经济增长将持续,中国经济仍未见有硬着陆迹象。

  樊纲还解释说,从去年6月开始的一系列紧缩措施就是为了防通胀、防过热,经济已经在逐渐软着陆,6月~9月将是众多政策效果的显现期。

  屈宏斌认为,中国制造业放缓表明紧缩措施发挥效力,不过现有的大规模在建投资以及富有弹性的私人消费仍将支持其今年下半年9%左右的经济增长。

  徐高则进一步指出,3季度可能是确认通胀压力消退的观察期。通胀见顶后的政策转向可能出现在4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