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随着私募基金在A股市场的影响力扩大,评级风也刮到了私募界。目前市场已有多家评级机构推出了与公募基金评级相类似的私募基金评级体系,如申银万国私募评级体系、国金证券私募评级体系、好买基金私募评级体系、海通证券私募评级体系、国泰君安私募评级体系等。
这些评级体系作为了解私募的窗口,对投资者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透过对每家私募基金的评级,投资者可以对公司的投资策略和理念有最直观的印象。同时,评级可以帮助私募基金更明晰自己的投资策略和理念,以及在同业竞争中所处位置;评级能够对阳光私募的操作过程进行度量,促进行业运作的规范化;评级体系中风险收益权重的设定和指标的选择,也可以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可以说,私募基金评级的推出,对于广大投资者和市场来说,是一件多方收益的好事情,应该引起关注。
但是,与公募基金评级一样,私募基金评级也不能作为选择和投资的唯一标准。虽然基金评级基本囊括了一只基金经营业绩等在内的主要方面,但对于稳健的投资者来说,只看收益指标等数字,还不足以对基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收益能力、收益持续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这些基金综合实力的反映,并非业绩指标可以完全体现的。
考虑到私募自身的特征,投资者在运用评级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私募是针对特定投资者的资金募集方式。私募基金具有灵活性的优势,也具有没有标准化基础、透明度不高等特征,资金运作中有更多不确定性,往往透过个性化投资策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这与定量化体系的特征是相悖的,也给私募理财产品的评级工作增加了难度。
其次,大多数私募还都处于初创期,阳光私募的存续期普遍不足3年。而基金评级主要是针对过往业绩进行定量评价,这就使得评级缺乏一个长期的跟踪标的。
再者,评级只能代表过去的成败。在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任何来自市场或者私募基金自身的变化,都会对私募的业绩表现产生影响。单凭评级来选择私募基金产品往往会产生滞后性,影响投资收益。
此外,私募评级体系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评级机构得到私募基金的净值数据,一般都是由信托公司代为披露的,缺少来自私募基金的一手资料,加上各私募基金净值公布时间段不一致,对评级机构来说,全面、完整的评级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事实上,在私募基金评级领域,即便是成熟市场的对冲基金评级机构,也无法做到完全客观。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私募基金时,不能完全依靠评级。如果说基金评级反映的是投资业绩的“过去时”,那么,必须结合投资理念、投资决策流程和风险控制、团队和人才、公司治理以及基金经理相关信息等诸多“现在时”,才能得出理性投资的“将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