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 打造和谐金融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5日 10: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央行货币政策面临从扩张性向持续稳健的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收缩了社会信用货币创造,对部分地区、部分企业的融资造成了一定影响。最近,在经济发达的个别省市,连续出现中小企业倒闭的案例,对当地政府、商业银行、供应商、员工等利益关联方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影响了当地中小企业整体的信用形象,更影响了当地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

  市场经济是典型的信用经济,企业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交易方。中小企业长期存在融资难,除了金融深化改革程度不够、中小企业风险较高等原因外,其信用体系不健全也是造成金融机构惜贷的因素。

  在中国,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据了企业总数的99%以上。从银行角度看,相对于大型企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更加不对称,银行普遍面临企业信息收集成本高昂等问题。少数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行为,在整体信用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会使金融机构将整个中小企业市场视作“柠檬市场”(即次品市场)而不愿意涉足。

  因此,降低金融机构信息收集成本,提高企业信用违约成本,培养企业诚信意识,是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打造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向。具体来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应该在信息采集的宽度、信息获取的速度、信用主体培育的广度、信用违约惩处的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第一,进一步加快公共数据整合。2001年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国发[2001]11号)提出加快建设“金关”、“金税”、“金卡”、“金盾”工程等信息网络监管系统的全国联网,加快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实现监管信息交流和共享。在前期成果基础上,工商、国土、税务、质检等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公共数据的整合,扩大信息互联共享范围。如在进出口纳税环节,通过中国电子口岸与海关实现信息共享,银行能够及时获取企业的进出口纳税申报数据。不少银行据此研发了针对企业进出口纳税环节的融资产品,如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关税透支等,极大缓解了进出口企业的融资难。在国内纳税环节,多数地区的银行无法与税务机关实现增值税等纳税信息的联网共享,造成部分中小企业向银行、税务机关报送的纳税金额、销售额等关键信息不完全一致。随着“财税库行”工程的推进,部分省市已经实现税务系统与银行的信息共享和代扣代缴,银行也据此开发出了相应的银税通金融产品。

  第二,拓宽企业征信系统的信息采集范围和更新频率。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是目前金融机构查询了解企业信用记录的主渠道。相对于企业在金融机构的完善信用记录,各类非金融信息,如企业社保、公积金缴纳信息,劳动违法信息,环保违法信息,产品质量信息,电力、电信、用水等信息采集量少,更新频率低,主要原因是缺乏信息采集的依据和动力。因此,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完善信用信息征集机制,为各类非金融信息的采集提供法律基础,拓宽企业征信系统的信息采集范围,有助于减少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

  第三,推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大力开展。赊销是市场经济的常见信用交易模式,从调查看,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是中小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成很多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托央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管理系统,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质押或保理业务,既可以部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更可以借此培育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

  第四,推动中小企业采用电子商务交易。传统的线下“1对1”交易形成的是私密信息,依托电子商务交易及支付平台,中小企业商务活动所产生的信息流、商品流、服务流、资金流在客观上形成了公示,在时间上形成了积累。良好的交易记录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订单,从而激发企业关注并重视自己的交易信用记录,建立“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激励机制。金融机构也相应能够低成本获取相关企业真实的商务信息,有助于对企业的客观信用评价。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金额已经达到4.5万亿元,银行通过与阿里巴巴、金银岛等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借助网络信用信息,开展网上信贷服务获得了中小企业的广泛欢迎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最后,应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失信惩戒机制。一是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促进个人信用约束。实践中不少中小企业主在原企业丧失银行或商业信用后,通过财产转移到新企业的模式逃废债。针对这类失信行为,法院所发布的针对企业主的“高消费限制令”威慑作用有限,监督成本较高,应尽快修订《破产法》,引入个人破产制度。二是地方政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对各类信用等级的中小企业在财政补助、贷款贴息、信用担保、政府采购、产业扶持、税收减免等方面予以差异化安排,通过扶持鼓励守信企业,提高失信企业的违约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