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上市公司何必争当“理财高手”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9日 09: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来主要是个人投资者打理财富盈余的理财市场,近来随着众多上市公司的加入,呈现出资金量大、机构化明显的特点。众多上市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至9月初,今年以来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超过60家,购买资金额度超过200亿元;发放委托贷款超过50家,累计贷款额度超过160亿元。

  很难给这些新“资本大鳄”描画出共同的产业、地域或板块特征。在这些热衷于理财、放贷的上市公司中,有9年没有给股东分过一分钱红利的西藏城投,也有多年亏损的ST波导;有打算定向增发遇挫的华闻传媒,也有刚刚通过定增筹来一笔资金的广百股份;有获得巨额超募的漫步者,也有在重组之路上屡败屡战的中卫国脉。如果一定要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财大气粗。

  在目前通胀预期高企而流动性收紧的金融环境下,将闲置的自有资金拿出来主动理财,可以更有效地应对负利率冲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资金收益水平”,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钟情理财产品的动机看起来无懈可击。但从维护股票市场投资者权益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行为不能不让人有所警觉:

  首先,大多数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的专业水平让人揪心。从已披露的信息来看,除了一掷数亿乃至数十亿元的“投资魄力”让普通百姓咋舌,在投资品种的选择、投资热点的把握上,上市公司并没有显示出什么过人之处。近几年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起起伏伏,基本上是股指上行时炒股票,房价暴涨时炒楼宇,总体上表现乏善可陈。每一次投资热退潮后,沙滩上都会留下一批“裸泳”的上市公司。现在一窝蜂地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发放委托贷款,也未能摆脱赶民间资金流向“时髦”的窠臼。

  其次,一些上市公司投资过程中显示出的“赌性”让人担心。许多上市公司选择了非保底收益的理财产品,一些上市公司投资于房地产信托这类预期收益高、风险也大的产品,更有甚者索性选择了“单一资金信托”这种强调私密性的项目,以规避信息披露的“麻烦”,这更带来资金体外循环的隐患。

  与上市公司理财热不无关联的,是股市超募现象的盛行。2010年沪深股市募集资金4701亿元中,居然有3010亿元属于超募。截至9月初,今年以来首发上市的213家公司共募集资金1978亿元,其中1042亿元属于超募。

  股票市场本来是吸引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有效途径。股东也好,股民也好,投资股市的本意是将资金配置到上市公司所代表的产业中,分享实业投资带来的回报。作为上市公司,认真经营好主营业务,给投资者稳定、长期的资本回报,是对股东利益的最大尊重和保障。

  而在一系列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制度缺位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的高收益并不必然意味着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不规范的投资行为,无论结果是盈是亏,都是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而如果对这种通过股市获取低成本资金、转而在金融领域腾挪的行为不加约束,带来的后果极有可能是诸多产业的空心化,以及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失效。

  8月23日,深交所最新修订的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30号,可以视为对上市公司风险投资的监管开了一个头。而下半年以来涉足理财的28家上市公司有22家隶属深沪主板的事实提醒我们:强化覆盖所有上市公司风险投资的全方位监管,事不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