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名家专栏”之《马光远点评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为您评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减税话题。
马光远:今天关注一下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关于减税的问题,我们知道每年在减税的话题永远都是两会的热点,这次我看到大连万达的王健林,娃哈哈的宗庆后,还有TCL的李东生,联想集团的杨元庆,在两会上都特别谈到企业税负过重的问题,我看到杨元庆说我们17%的增值税必须加到价格里面,联想电脑在国内没有办法卖的不贵,这就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我们很多商品的价格比国外要贵很多的主要原因,而李东生等委员也认为,中国的增值税流转税过高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不整的重要制度根源。
我们从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的情况来看,第一次超过了10万亿的大关,增幅达到24.8%,从增幅本身来看仅仅高于GDP的增速,而且也是我国2011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近三倍,我们知道去年经济整体情况还是比较困难的,财政收入的这种大幅度增长不仅仅削弱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增加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削弱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而从税收的结构来看,和很多发达国家以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不同,我国的税收70%以上是以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为主的间接税,我们看到在通胀的情况下,如果流转税过多的话物价涨的就会过快,也意味着企业上交的税收也会相应的增加,所以在去年我们看到,不仅仅小微企业经历税负负担过重叫苦连天,很多大企业因为在通胀的情况下成本的上升,原材料的价格上升以后导致上交的增值税、流转税也大幅度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们看到税收过高助推了通胀,另外一方面又增加了企业和居民税收突破指数。
当然我们也关注到,面对外界对于中国间接税过高的质疑,前两天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两会上指出,他认为一方面不能简单的仅仅拿间接税在税收总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商品当中的含税量高低,另外一方面也指出,说中国这几年推行的结构性减税主要就是通过大幅度减轻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将服务业的营业税改成增值税等等,相应调节营业税来减轻企业的负担。
但是不管怎么样计算,我国的总体税负一个不争之事实是宏观税负的总体水平,还是间接税整个税种所占的比例而言,中国所在的发展中国家都是比较高的,从宏观税负的总水平来看按照世界银行的说法是,发展中国家的合理宏观税负应该是20%左右,目前中国的宏观税负根据我的保守估计应该在35%以上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总体水平差不多,前国家税务局的许善达直言不讳的认为中国的税务太重了。
可以说这几年中央讲结构性减税作为一个重要的举措加以落实,然而就总体的税收状况来看,尽管我们口口声声的讲要结构性减税,但是财政收入每年却是大幅度增加,每年的增幅都在20%到30%以上,可以说增加的税收远远高于减少的税收,结构性减税本质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加税。这也在另一层面说明对落实真正的结构性转税方面,我们的总体力度还是太小,减税的举措都是谨小慎微,但在加税方面却是雷厉风行,从而导致整体税收近几年以暴涨的速度在增加,税收的不合理上涨,不仅仅增加了居民的税收负担,而且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2011年我们看到,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出口型企业生存困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整体税负过重,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的工作报告,强调要进一步落实结构性减税,但我认为对总体税制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对政府的税收增幅也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这种所谓的结构性减税最终可能还会演变成真正的加税。从政府今年所提的具体举措来看,除了强调要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以外,在减税上并没有太大的举措,但是加税的措施却是非常明确的,比如说资源税要改革,房产税要扩大试点等等,意味着即使企业增值税流转税有所减少,整体的税负不见得要降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讲中国GDP的增速调低为7.5%,路径也是在适度放慢的情况下,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在税收过重的情况下企业和居民都疲于奔命,哪里有动力去转型。
所以目前中国总体税负过重不仅仅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变,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过重的税务下企业没有任何动力和激励去搞转型,今年我们要真正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让企业扎扎实实的回归实业,我想不大幅度的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再次建议在两会期间我们的委员代表们能够提出给政府的收入设置一个上限,比如说我们的政府财政收入不能够超过30%,同时应该大幅度减少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各项税收负担,比如说对于小微企业能不能永久性的减免他们的所得税,这样的话企业才会回归实业,才有可能为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奠定一个合理的税收基础,企业才有转型升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