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作者:佴永松 鲍晓玉 严学锋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以传承和发扬中国酒文化为己任的泸州老窖,在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运作的同时,以文化赋予酒新的内涵,创造出新的市场。
“泸州老窖的目标是做百年企业。作为国企董事长,要定位好自己在其中的位置、作用,你只是接力棒中的一棒。你在这一棒中要负责,跑出最好的结果,接力到位,为基业长青做出自己应该做的。”
谢明也许从没有想过自己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2004年,他实现了人生征程的重要角色转变,从泸州市龙马潭区委书记调任泸州老窖董事长。此后在他的带领下,泸州老窖实施产业与金融资本双轮驱动、打造“双国宝、双品牌”、构建“白酒金三角”核心区等一系列发展战略。8年来,泸州老窖一跃进入中国白酒业第一梯队。
“泸州老窖要做百年企业,做中国白酒资源的整合者。”眼前的谢明谈及中国白酒行业及泸州老窖的发展,言语中充满了自信、坚定和睿智。
身份转型必须过“三关”
《董事会》:政府官员调任国企领导,您是如何成功完成这种转型的?
谢明:我个人认为企业领导者以前的背景仅是工作经验积累的过程,关键是能否融入企业。何况现在的党政官员综合素质比较高,而且很多人在工作中还积累了相当的专业知识和驾驭经济能力。总的来说,一个人工作岗位的变化,首先是一种心态的调整。在先前的岗位上,很多时候是依靠政策而决策,但是到了企业后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必须围绕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发展目标和企业文化进行思考,决策方式也不一样了。第二,一个人到了企业能不能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是看他能不能融入企业文化、团队和员工中去。我到老窖后,给自己定了个原则,必须过好“三关”,即员工认同关、市场检验关、行业评价关。员工不认同,你将是孤家寡人;市场不认同,销售上不去;行业不认同,你带领的企业在行业里的处境就会比较难。这种转型都不是我刻意要追求的,是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的事情。
做好企业传承的接力棒
《董事会》:履职董事长8年,您觉得当好董事长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
谢明:董事长需要有远见、战略眼光,还要有魄力、协调能力。比如说,我们公司的外部董事专业性很强,他们的要求也很高,提的问题很专业。要让董事会运作高效,就必须能够应对各种问题,协调好董事会的各项工作。董事长的进取心很重要,公司领导人的精神气质往往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
老窖的目标是百年企业,如果本来是百年企业却在你手里断送了,你就成了千古罪人。作为董事长必须要有做百年企业的追求,正所谓高度决定视野、思想决定位置,没有这个气度是做不了大事的。
《董事会》:董事长被视为“一把手”,您怎么看待董事长在公司中的作用?
谢明:董事长就是董事会中间的一员,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董事会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团队的和谐,因为外部董事主要是通过公司经营班子和其他董事来开展工作的。如果现有领导班子不和谐,董事会、经营层成了两张皮,企业肯定搞不好。所以,我很在意泸州老窖的班子建设,这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关键。泸州老窖的管理团队是个和谐的团队。大家各有所能,互相补充,畅所欲言。这其中,董事长和总经理首当其冲。我作为国有企业董事长,只是接力棒中的一棒,前一棒跑得快慢你别去评价,后一棒怎么跑你也管不了。你在自己这一棒中只要认真负责,跑出最好的结果就可以了。有了这个心态后,还要注重发挥经营班子的作用。对经营班子我们董事会坚持发展目标、包容发展过程。在我看来,决策有对和错,而管理的选择没有对和错。比如现在的决策是去北京,你别管经营班子怎么去,飞机、汽车、自驾都可以。管理没有对和错,只有效果不一样,想快就坐飞机,要省钱就坐汽车。把这些想通,好的治理结构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决策和分工的领导艺术
《董事会》:中国人不太习惯当面提意见或者公开辩论,当董事会成员意见出现一定的分歧,您如何推动董事会进行决策?
谢明:很简单。第一,我是董事会的一员,尊重董事会大多数人的意见,投票进行决策。第二,我的权威是建立在我对事物的判断和工作经验的积累上,我提出的意见肯定不是肤浅的问题——那就要求你平时对企业的掌握、对市场的把握到位。董事长必须贴近市场、员工、管理,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别人才能信服你。比如独立董事提的意见和我的相悖,谁说服谁?要靠更科学、更具说服力的数据、管理经验和对未来的判断。好中选优,这是我们良好的董事会文化。如果对事情的分歧过大,不过会也可以。但开董事会要团结、有效,作为董事长要有领导艺术。如果董事长不具备这个条件,董事会就会是一盘散沙。
《董事会》:您提到建构和谐团队,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公司治理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你们是如何分工协作的?
谢明:如果一个公司的决策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执行有很大的随意性,不是严格按照公司运行的法则来做的,人治大于法治,这样的企业是很难做成“百年老店”的。现在从制度安排上让国企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就是克服这种缺陷的制度安排。两者关系能否和谐处理,是保证企业能否健康运营的前提。两人老扯皮,企业肯定运营不好。在中国特有的制度下,董事长和总经理就是企业发展与企业管理的有机体。泸州老窖的和谐团队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建设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
《董事会》:您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泸州老窖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样的?
谢明:老窖奉行“天地同酿、人间共生”的企业哲学,以敬人敬业、创新卓越为企业精神,与社会同行,与环境相依,与人类共存,追求在中国灿烂名酒文化熏陶中,全人类共享幸福美满的生活。
《董事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上,泸州老窖有什么特别的经验?
谢明:这些年我在牵头做老窖企业文化的梳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凝聚员工智慧。我们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魂,以文化高度塑造品牌高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倡导“立德重孝”,“立德”就是以义取利、诚招天下;“重孝”即重视企业文化规范管理,并通过将“考核数字化、用人专业化、管理扁平化、执行效率化”作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再认识再学习的内容,使企业文化能够成为老窖独具特色、形成共同价值观和行为理念的重要方向。我们讲究考核数字化。在老窖有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个生产用的易耗品快坏了,要是在过去会叫维修组的人来换新的,现在严格考核,节约跟薪酬挂钩了,修一修而不会换掉,这就是变化。用人方面,公司提出“相马不如赛马”,公司质量部、采供部没有设部长,我们让副部长们充分竞争、表现,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观察,才任命了部长。
事实证明,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11年9月我和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对话,跟他详细介绍了老窖的企业文化。他听了以后说,“我认同泸州老窖的企业文化,如果可以选择,我很愿意成为泸州老窖的员工!”
以传承中国酒文化为己任
《董事会》:您一直强调要打造中国白酒的消费文化,随着消费升级、白酒业自身周期等因素的叠加出现,如何看待白酒业的消费趋势?
谢明:按照社会学家的说法,消费行为是有规律可循的。当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人们消费的是传统文化;1500-4000美元之间,是全球化的过程,中国人开始追求时尚、盲目跟风;超过4000美元后,又回归传统。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了财富,增强了消费能力,积淀了一些思想,但是没有好的文化来引领这些消费,所以很多人盲目跟风,洋品牌、奢侈品追风成为时尚。那么,在中国未来社会发展回归传统化的时候,就要有相应消费,所以我们提出打造引领中国消费文化,打造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
《董事会》:也许未来更多的人可能选择喝葡萄酒而不是白酒。
谢明:白酒业不属于夕阳产业,是个充满生命力的行业,生命力取决于中国人的文化和消费。中国的白酒,由于白酒生产高度的离散性,没有门槛,烟可以专卖而酒不能,原因就是酒业的进入门槛太低。中国白酒如何提升品牌影响力,让中国元素走向世界,就要解决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和认同问题。比如葡萄酒,葡萄酒的文化不仅仅是葡萄酒本身,更是承载了一个国家(例如法国)的文化。中国白酒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按固态生物自然发酵进行生产,传承了中国文化。中国的白酒饮酒方式能不能上升到白酒消费文化,这是未来需要做的事,不仅仅是政府推动,也需要老百姓,倡导饮酒健康、健康饮酒。
《董事会》:白酒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代表?
谢明:这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本身是好的产品,二是有品牌,三是有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的纺织、陶瓷、丝绸、茶叶、白酒等产业中,白酒最有可能成为民族工业的代表。中国的纺织是全球制造中心,但没有研究品牌与文化。陶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没有把产品和品牌联系在一起,丝绸没有很好地和科技结合,茶叶高度分散。而白酒是中国人情感消费和物质消费结合体、承载文化,并且有茅台、五粮液等公司进行行业引领,品牌认可度高。泸州老窖历史悠久,拥有我国建造最早(始建于公元1573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1573国宝窖池群。对中国白酒业而言,300年以上的窖池稀缺性是显而易见的。从这些方面来看,泸州老窖具备了中国元素的世界性。
《董事会》: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了文化兴国战略,您有一个观点是,酒是文化的载体,更有可能“走出去”,如何理解?
谢明: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不仅仅靠孔子学院或是在美国时代广场播放中国的宣传片,更要靠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靠的是麦当劳、好莱坞——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来影响世界。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依靠传统文化和中国独特的生活方式。比如,凡是华人都喝中国酒。中国的白酒是个很好的交流方式,是中国文化很好的载体,儒家文化,诗词歌赋,载体是酒,没有酒就没有诗词歌赋。
中国元素的世界性是迫在眉睫的事,也是企业要思考的事。打造中国元素要从自己的行业开始。泸州老窖正在打造属于白酒行业的世界性中国元素。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元素的世界性将指日可待,泸州老窖乃至整个中国白酒必将在不远的将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