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尽管央行去年以来已累计四次上调利率,但当前居民存款负利率状况并未出现明显缓解。根据物价指数与存款利率的最新差距,当前负利率程度已达225个基点。这意味着,如果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假定居民一万元存款存入一年,其账户财产将有200多元的实际损失。(6月16日《华商报》)
屋漏偏逢连阴雨,逆行又遇顶头风。就在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5%,创出34个月来新高的郁闷时候,负利率再次撞了一下普通百姓的腰,让其感到颤颤悠悠立足难稳。谁都知道,将钱存入银行是我国绝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的唯一选择;而保值增值,也是他们唯一的愿望。这是因为,首先他们没钱,没钱就不敢花钱,就要预留天灾人祸时的意外支出。而他们又没有其它的理财渠道,加之对于银行的信任,这就是存钱的原始动力。但如果负利率持续发展,中低收入人群的财富持续贬值,再加上通胀的不断施压,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将产生彻底的动摇。这绝不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面对负利率,央行再次加息的猜测,又一次成了焦点。加息固然不错,要不然每次加息的政策甫一出台,银行门口就不会拥挤转存的队伍。但是,去年以来已经四次上调利率,至今没有改变现状,负利依然、通胀加剧,而加息的双刃剑,又让那些贷款买房或其他举债的中低收入人群大大受伤。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成本高了,总要有所消化,于是又不断提高产品售价,或者通过瘦身变相涨价。这又把通胀的危害,转嫁到普通百姓头上。如此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并没有根本解决存在的矛盾。就像我们现在的工资数额,动辄已经数千过万,早已超过了当年国家领导人的工资标准,但,不是还感到入不敷出吗?
其实,在不涨息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物价的水平,也可以达到存款保值的效果。就像你不增加工资,却让工资的含金量不断增加一样。这才是良性的救治方法。比如,让还清贷款的收费公路立即停收,就能降低运输成本;运输成本降低了,物价自然就会降低,有关老百姓生活的米袋子菜篮子,也就会更加实惠。同时,依附于这条生态链上的寄生虫,比如公路“三乱”等,也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宏观上又减少了社会交易成本。那不是我们期待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