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B06 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8日 14: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闻眼

  B股命运关乎政府公信力

  陆小华

  一直处在资本市场边缘的B股市场,最近频频被放在聚光灯下。这一次,引人关注的事件是“断崖式暴跌”。

  有媒体概括说,是“国际板一‘喊话’,B股就暴跌。”而且,媒体相关报道所用词语已有了别样意味:“今年以来,伴随着国际板年内推出的预期逐渐明朗,B股市场被边缘化的同时连续遭遇血洗。从4月25日到6月15日,沪深两市B股在34个交易日中已累计下跌25.57%,这意味着B股市场过去一年半来的涨幅已被彻底抹杀。”而且,这家媒体还细数,今年以来已3次暴跌:4月底连续两天;5月下旬连续下跌一周有余;6月9日再次上演断崖式跳水,当天下跌7.9%。

  B股市场向何处去?在中国已经有了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今天,是否还需要以外币计价的股票市场?国际板出台后,以什么样的政策选项妥善处理融资功能已经丧失多年的B股市场?在难以计数的文章和帖子对类似方面做过讨论后,今天还有什么值得再讨论的?

  今天看来,B股市场的命运,已不简单地是政策选择问题,它已经实实在在地与政府公信力联系在一起。

  历史地看,B股市场的诞生,是一种改革的试探,更是一种基于政府信用的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吸引他们以其熟悉的币种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满足企业对外汇的融资需求。

  为什么要设立B股市场?上交所首任总经理尉文渊曾经回忆说:“当时中国为了吸引外资,搞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股票市场建立后,我们就讨论能不能把股票市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来吸引外资流入。基于当时外汇管制的约束,B股是对外开放的最早窗口。”从1992年2月21日的上海证券市场的电真空B,到2000年,先后有114家公司发行了B股。可以说,B股市场的设立,就是借助政府的信用,以证券市场的方式,来开辟一条可控的新的直接融资渠道。虽然,随着境内企业直接到境外上市的步伐加快,有意发行B股的境内企业越来越少。2000年后B股IPO停止,2004年后再未有公司增发。B股似乎成了“弃儿”。但设立B股市场的初衷,仍然是人们思考B股市场命运的必然参照因素。

  同样,历史地看,向境内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使B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亦是政府的重要政策选择,而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

  2001年2月1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境内居民可投资B股市场的决定。2001年2月2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境内居民个人投资境内上市外资股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就是:“根据1995年《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国务院第189号令)第四条的规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2001年2月19日发布的境内居民可投资B股市场的决定,境内居民个人可以按照本通知从事B股投资。”可以想见,这个通知发生后,B股市场出现了多个“集体涨停板”,投资者的结构也随之发生重要变化,境内投资者成为B股市场的重要投资主体。

  同样,也是历史地看,境外和境内投资者进入B股市场,首先是出于逐利的本能驱动,但进入这个特殊的市场,显然也是基于对于一个政策的信任,对于政府开办的一个市场的信任,难以想象有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时会想到风险之一,是这个市场会很快成为失去融资功能的“冷市场”、“边缘人”。

  如今,随着B股市场的又一次“断崖式暴跌”,B股市场的命运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不可否认的是,B股市场的开办与向内开放,是基于政府信用的政策选择,而如今其边缘化,人们对这个市场以及其背后的一切的信心,必然在流失,显然也会波及到政府的公信力、政策的公信力。

  也许有人说,维持这个市场的现状,是等待更好的解决时机,是等待更能为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法。但维持现状本身,不停被损伤的,就包括公信力。“断崖式暴跌”,不过就是从再也等不起的集体无意识选择中,反映出人们的真实心理。而公信力的损伤,则远远比公信力的建立要来得容易。

  作者为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

  总编辑,有经济学、新闻学、法学专著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