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沦为存贷业务“工具”很多年
在一系列监管禁令规范之后,银行超短期产品的发行江河日下。专家认为,监管层此番对超短期产品的限制,标志着银行理财在为传统存贷业务铺路搭桥多年后,将向“代人理财”的本质回归。
中资银行理财业务“另有目的”
普益财富数据监测显示,10月,一个月以下期限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233款,该期限产品占月度总发行数的比重也由之前最高的40%下降到26%,11月超短期产品下滑趋势仍在继续蔓延。
严厉的监管措施直接导致中资银行超短期产品发行数骤降,而外资银行基本不受影响。据普益财富统计,在所有超短期产品中,中资银行的发行数占据了99%的比例。同时中资银行发行的产品中超短期产品占比达34%,而外资银行这一比例仅为3%。针对这一市场现象,普益财富的理财分析师王玲玲接受《大众证券报》采访时分析,中资银行发展理财业务的出发点多“另有目的”。如中资银行2004年推出理财业务,初衷主要是为了应对外资行的冲击,留住客户;在2008年到2009年,发展理财业务主要是为了转移自身表内信贷资产,为贷款挪腾出额度;到了今年,超短期理财产品之所以风行,主要是因为银行为了保住存款,应对存贷比考核过关。
虽然从效果上看,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总体上比较稳健,为客户的资产增值保值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其发行理财产品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配合传统存贷业务的开展,因此如此的发展过程受到监管较多,产品系列上缺乏连续性,难长期为客户管理资产。
王玲玲说,相比之下,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则是更多地传承了“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理念,以财富管理为核心,作为独立的业务,较少地考虑理财业务对其他业务的影响。故受到监管约束较少,产品线变动较少。比如在产品设计中,外资银行基本以结构性产品和QDII产品为主打,多样的挂钩标的、收益结构和基金投向丰富了理财产品的种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的现象。
接棒产品蓄势待发
短期产品退潮后,哪些产品可能抢占市场?目前来看,滚动式产品已经率先接棒。工行理财师介绍,滚动型产品属于开放式理财产品,没有固定的到期日,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申购或赎回。投资周期较短,通常以1天、7天或14天为一个投资周期,若客户不赎回,当期的投资收益和本金则自动进入下一个投资周期。其实,这类产品一直以来都是很多银行的常规产品,之前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近来在多重因素下成为新宠。如工商银行的“灵通快线”,建设银行的“乾元日鑫月溢”和招商银行的“金益求金”等。
除了滚动式产品,类基金理财产品和可质押的理财产品也被市场看好。类基金的产品特点是T+0的模式,在产品存续期内的规定交易时间内,投资者可随时申购或赎回其投资份额。这是商业银行为解决客户临时闲置资金问题而设计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投资方向多为货币、债券和银行间市场及票据等低风险领域,按日计息。可质押的理财产品在股份制银行中比较常见。一般而言,这类产品,只要携带理财产品持有证明,就能办理质押贷款。不同的银行,最高质押率不同,同一家银行的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最高质押率也不完全相同。
“逼”银行真正回归“代人理财”
王玲玲认为,监管层对超短期产品的限制体现了其对银行理财业务实质回归的期望。相当于“逼”着银行真正为投资者做好全面的财富规划,引导投资者适时将理财资金投向具有真实投资价值的领域,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而不是单纯的依靠发行理财产品为银行传统存贷业务铺路搭桥。
王玲玲说,在理财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外资银行更加注重通过品牌建设来树立自身的市场形象,并以此宣传自己的理财服务理念和产品。如花旗的“睿智”理财、恒生的“优越”理财等对投资者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中资银行在理财品牌建设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较成熟的、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品牌较少,大多数中资行都还处于依靠自身广泛的实体营业网点来推介理财产品的阶段。各银行产品单一,创新不够。银行自行开发和产品设计能力较弱,依赖客户自主投资。此外,营销员为推销产品向客户揭示风险不够,强调收益,避谈风险。
因此,要改变这一局面,商业银行应进行市场细分,即按照客户特点,把整个客户市场细分为若干个需求不同的子市场,银行可根据自身面临的市场环境和自身特点,选择目标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提供差异化服务。同时,加大理财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加强品牌效应。且应根据不同的目标客户,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