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纽约时报:廉价中国商品时代终结 带动美物价上涨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5日 10:3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国际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22日文章】题:廉价中国商品的终结(作者弗洛伊德·诺里斯)

  以中国为主导的廉价商品时代或许已经走向终结。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作为一个主要出口国的崛起首先是促使许多商品的价格下降,进而使物价长期保持在低水平。这有助于改善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但是,最近物价开始上涨了。

  人们可以从服装的消费价格指数的图表中清楚看出物价的这种变化。第一个图表显示,过去2 0年———即从1991年底至今年9月这段时期———物价是如何波动的。现在的物价仍然远远低于1991年的水平。在从1971年开始的20年中,消费价格指数则增长了一倍。

  但是,过去几个月,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速度是过去许多年中最快的。今年春天,物价仍然比1991年底低大约9%。现在的物价则仅仅比20年前低5%。

  第二个图表显示的是消费价格指数的同比变化。它现在已经上升到3.6%,这是自1992年以来最高的。服装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期都普遍保持稳定,然后于1998年开始大幅下降。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2003年。服装价格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这迫使价格下降并让中国供应商取代其他许多国家的供应商。随后若干年,价格下降的速度有所放缓,最终似乎于2007年触底。 当对华贸易有助于促使许多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公布的低通胀数字使得乐观的央行负责人有理由认为,没有必要再放慢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速度了。

  持续的货币刺激措施有助于将失业率降低至上世纪50年代末的水平。这种设想的依据是,技术创新已经产生出一个能够在没有通胀的情况下得到繁荣的经济。

  另一种解释是,美国之所以出现低通胀,主要原因是从亚洲,尤其是从中国进口产品,但这种效应肯定是暂时的。有时候贸易不平衡可能是不可持续的,通胀趋势是可能会被逆转的,如果美元贬值或亚洲国家的生产成本上升的话。

  这似乎正是现在发生的情况。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有些企业正在将业务转向工资低于中国的其他国家。有些商品的价格正在上升。

  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美国经济出现泡沫,甚至在进口商品价格还在下降时就出现了严重通胀。不过,这是经济的其他部分。

  第三个图表显示的是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取决于贸易顺差或逆差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20年前,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基本保持平衡,但随后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直到2006年贸易逆差相当于GDP的6%以上。接着美国经济出现了波动。

  如果以中国为主导的通缩终结,其产生的影响对消费者来说或许是不幸的,因为必需品价格将上涨。即使美国经济摆脱了2007年-2009年期间的经济衰退,但仍在缓慢复苏的道路上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