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CNTV名家专栏 >

夏斌:金融改革中国应该向谁学习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3日 09:1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企业家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夏斌(资料图)

  几年前有外媒评论,中国的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了,中国的金融如何如何落后。对此到底应该怎么去看?就过去三十年中国金融的发展而言,我们看到了发展的不足和滞后,这种不足和滞后到了什么样的一个程度?金融改革中国到底应该向谁学习?

  我在书中讲了所谓“国内金融发展不足与滞后”的问题,这是相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说的,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说的是,三十年来,总体上中国的金融发展还是不错的,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伟大成绩的同时,金融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国外媒体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评论。我们从全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这个唯一的金融机构发展到今天,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等各类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也有多种多样。从逻辑上讲,金融是经济体系中的子系统,又是经济的核心。既然你承认和肯定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奇迹,而又认为这个核心没发展好,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也就是我在那本书中讲的,只要不是戴“有色眼镜”来看中国这三十年,金融基本还是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第三层意思是,仍然要承认现在的金融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三农”金融问题、中小金融机构问题、金融创新问题等等。

  我也注意到很多媒体,包括有些海外媒体也在说,中国金融发展的滞后与不足,都被利益集团所“绑架”了。其实我倒不这么认为。中国整个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官本位”严重的体制,是“官大说了算”的体制。如果说金融的不足与滞后的问题,被最高领导发现了,比如说,发现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他完全有权把它纠正过来,而且很容易让它纠正。那么现在还为什么表现出这么多的不足与滞后?我在书中讲了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决策层认知上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是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有很多矛盾,缺乏监督机制,最后表现为执政效率低。

  对于第一个认知上的原因,再细分析,是过于强调了“金融的稳定”这样一种要求,过于维稳了,所以采取了简单的行政手段,某种事只要不利于维稳,就干脆不干了。因为我们的改革是渐进改革。很多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涉及金融安全体系的一些制度,都没建立起来,所以有些改革动作容易引起不稳定,这能理解。渐进改革在世界上也没有经验,我们只能慢慢去探索。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有点过于谨慎了。这里面有一个原因,就是说因为现在金融机构出了事,监管部门是要负责任的,所以监管部门都很谨慎。监管部门可以说我按规则办事,像美国一样按规则办事,但是我们的规则又不完善,那只能把“机构”死死看住。因为出了事,监管部门是有责任的,最后群众挤兑、闹事,怎么解决?我在央行“非银司”工作的时候,每天都在处理大量老百姓的钱偿还不了这种事。你说打个折扣还,老百姓不干。你说公司这个业务本来就是违规的,但老百姓不管这个事,所以很难。

  第二个认知的原因,我认为部分是由于过分迷信而引起的,因为在渐进改革中,市场有个学习的过程,老百姓有个学习的过程,最高决策者也有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情很复杂。比如说前两年引进西方的工具、技术时,就有人说短期融资券是“伟大的创新”,我说,瞎说!其实短期融资券早就有了,我们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搞过,后来一看不行就关了。在这三十年中间,也引进了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后来也关掉了。在决策者看来,不关掉这些东西不行,但是最后是连“孩子”带“水”一块泼了,反而影响了改革的进程。

  我用机器和零部件的关系来解释。这部机器在运行中,不断地增加新的零部件,但旧的零部件和新的零部件如果咬合不好,这个机器就会出故障。在增加新的零部件的时候,没有很好地考虑和旧零件的咬合问题。比如说最典型的,我在书里讲了信托公司问题。几次整顿信托,原因是宏观失控,但都怪到了信托头上。实际上发展信托,本身相当于在银行存贷款市场边上,增加了一块市场。因此,这种情况下要宏观金融不失控,也就是今年讲的,就要进行社会融资总量的控制。但是前二十年,尤其是三十年中间的前二十年,都没有关注这些问题。

  其实在我们整个的经济转型过程当中,作为一个大国,一个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金融必须要改革。我们有一个网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中国金融未来到底要学习谁,有没有一个学习榜样?我们在历史上曾经学过日本,后来又学美国,然后发现美国也不行,日本也不靠谱,那么我们现在还能去学习谁呢?

  1980年代,我们重点学习日本,应该说,学的有些东西是对的。至于说日本后来经济低迷,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在初期曾经学了它不少有用的东西。当我们中国的经济深化了,金融市场深化了,像美国这样的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就有我们值得学的东西了。就算是今天美国危机了,我认为它以后还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的。一定不要那么简单的思维,好像美国危机了,它什么都不行了,我们什么都行了,这是不对的。它们还有很多在市场化道路上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那么接下来学谁呢?我说,谁都要学,但都要辩证地学。作为我们搞研究的来看,我们对日本、对美国相对地比较了解,但是对德国了解不多。我总的感觉是,德国战后的几十年发展是比较成功的,物价比较低,经济增长比较稳,是欧元区的“顶梁柱”。这个“顶梁柱”是在美国危机后复苏比较快的。所以说,德国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的。总之,我们要博采众家之长。历史上的大国经济体,在成为大国经济体的过程中,都是基本市场化了,而我们成为当今第二大经济体,汇率还没有完全到位,资本管制还没有完全放开,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所以,要向外国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中国目前这个阶段,当然要谦虚地去学习其他经济体系的经验,但是不能只是生搬硬套地去学习,应该要针对自己的问题去找答案。中国现在有很多问题,但在国际上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照搬。所以说要直接面对自己的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去寻找支撑自己发展的理论。否则的话,你学美国不像美国,学日本不像日本,学德国不像德国。

热词:

  • 夏斌
  • 金融改革
  • 中国
  • 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