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如果简单看经济增长速度和股票市场指数,近年来A股市场确实陷入了持续且不太正常的低迷中。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呢?我想诸如通胀通缩、经济景气起落、流动性松紧、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以及市场估值水平等因素,市场各方已经有了比较充分、完整的分析,我主要想从制度和市场内部长期结构性因素两方面谈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我们先看一个数据,2007年12月份市场在5000点左右时,股票总市值为32.7万亿、流通市值9.3万亿;四年后市场在2300点左右时,市场总市值23万亿、流通市值17.6万亿。结论很显然,虽然二级市场投资者损失惨重,但股票市场四年间增加了巨额的增量流通市值,其中主要是发行的新股和解禁的限售股。因此,虽然这四年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不堪回首,但对于IPO企业、创业者、职业经理人、PE、VC之类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场财富盛宴!融资当然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但融资者和投资者利益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则肯定是不正常的。概括地讲,资本市场主要成了财富实现和分配的工具,却没有成为利润分享的工具。20年来资本市场累计融资3.7万亿,这还不算股改后限售股解禁的部分,但投资者得到的回报少得可怜!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直接或者间接成为融资者就成为“理性”的选择,对应的现象就是PE基金、创业板 、中小板的蓬勃发展,而公募基金份额不增反减。
另外一个方面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前景和目前A股市场的行业市值结构决定了未来股市很难形成指数意义上的牛市。依然可以用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过去1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加入WTO以后成为世界工厂的蓬勃发展和国内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这一时代主题不可避免地在A股市场上得到体现。在行业分布上体现为金融和周期性行业市值占据大多数比重,目前金融、采掘、化工、机械、有色等周期性行业占据了56%的市值。但由于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已是必然,因此,这些传统的周期性行业未来都将面临转型,其行业市值占比长期看无疑呈下降趋势。这个趋势实际上2009年就已经开始,未来仍将延续。
总结来讲,如果眼睛只盯着上证指数 ,那么未来市场长期相对“低迷”就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