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92

往期查看

水价上涨 不能一“涨”了之

从长远来看,水资源会越来越珍贵,水价的继续调整不可避免。

    今年开年以来,我国多个城市启动水价调整:长沙居民用水价格从每吨1.88元上调至2.58元;广州公布的两套水价听证方案,分别比原标准高出0.7元和0 .6元;重庆计划推进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之下,水价有理由上涨,但不能简单地一“涨”了之。[详细]

最新报道最新报道

广东水价率先上调 成本压力促成提价

广东水价率先上调 成本压力促成提价

    近日,广州市物价局公布水价调整听证方案和供水定价成本监审报告。两套听证方案中,水价都有所上涨,分别为6毛和7毛,并对已实施抄表到户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户全面实施阶梯水价。中国水网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末,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广州市居民生活用水到户水价2.22元/立方米,排名倒数第八位,不到平均水价的83%,是最高水价的45%;自来水价格1.32元/立方米,排名倒数第五位,不到平均自来水价格的77%,是最高自来水价格的37%;污水处理费为0.9元/立方米,处于中上等水平位置。 [详细]

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详细]

水价上涨有理

    一、企业亏损

    水价调整的一大动机是自来水公司的亏损。如广州自来水公司就表示,2008年至2010年公司分别亏损5081万元、2.07亿元和3.91亿元。亏损的原因是水价偏低,与供水成本形成倒挂。

    供水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员臃肿、效率低下问题。同时,成本约束机制的不健全进一步加剧了成本的倒挂。

    二、广州水价偏低

    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等相对接近的城市中,广州市水价调整整体偏低,其居民生活用自来水价格仅高于拉丝、武汉、南昌。

    水价上调还要考虑到政府城市供水的公共服务责任。政府在提高价格的同时,要考虑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直接方法是对贫困人群进行用水补贴,间接方法是增加社保。

涨字背后水质待提高

    上涨只是水资源价格改革的一个侧面。改革的最终方向,是促使供水行业由目前的“低质低价”走向“优质优价”。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的自来水水质难以令人满意。发达国家的水价比我们高,但人家的水质也明显比我们好,不少国家城市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要改善水质,除了更换水源地和进行管网改造外,还要加强水质的监测力度。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最迟到2012年7月1日,我国自来水的监测指标将由原来的35项增至106项。

    “从目前情况看,能够完全达标的自来水公司数量很少。在提高水价后,供水行业要加大在水质方面的投入。”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

结语

    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但是长期以来水价构成不合理和水价偏低,没有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通过价格杠杆,可以促进人们养成节水的习惯。但是,水价上涨牵涉到多方面的利益,也反映出我国现在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企业低效率等等……因此,当企业在上涨水价的时候,也应该让大家明白水价上涨的目的何在,水价上涨之后多收的钱又将用在哪里?

相关报道

"三条红线"严管水资源 水价改革将稳步推进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水价调整大幕将开启。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水资源价格改革将逐步推进。国务院已将深化水资源等价格改革、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列为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

多数城市为单水源供水 污染高发频现危机

    城市的自来水取水基本为两种途径:一是从大江大河直接调水,二是依靠大型水库进行供给。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4555个,其中,河道型水源地供水量占近50%,水库型水源、地下水水源的生活供水量各占24%。
    从近年发生的水危机事件来看,江河湖渠的水源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但相关专家表示,长期以来各地饮用水源地频频让位于经济发展、水源地被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撵得到处跑的现象,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改观。地方政府很少在上项目时会考虑到保护水源地,大多都会等到水源地无法取水时,才会考虑寻求新的水源地。“等到无水可用无水可喝时再去重视,付出的代价将更巨大。”王浩说。

 往期回顾

留言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