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理财 规划养老要趁早
财经名人访:“80后退休前需准备314万退休金”,这则近期传出的新闻,连同其中包含的惊人数字,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养老的关注。事实上,无论是中青年人士,还是老年人士,都应及早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出财务安排。只不过,到底存多少钱才足够安享晚年?中国人养老成本到底分布在哪儿?只不过,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讲,这是一笔糊涂账,“算不清,道不明”,最后只能凭着感觉走。带着这些问题,本期的财经名人访为您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女士,来给我们支几招养老理财的良方。
您能否给我们简单概括一下,目前国内养老制度的现状,我们的养老金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涂永红:好的,我们的养老金主要是来自于三个渠道,第一是政府提供一些基本的养老保障。第二是来自于你服务的单位、企业。还有一大块是来自于个人。
财经名人访:养老问题是一个全民讨论的焦点问题。目前网上探讨最多的就是为什么说有些事业单位的人养老金拿这么高,您觉得这个制度有没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涂永红:其实这个问题是中国经济制度当中的内生问题,以前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中国的养老都是由政府全包的。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同时我们的养老金的制度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体制上来讲,企业有国有和私企之分,国有的就延续了以前的养老制度,由政府提供养老保障,而私企这部分,当然只能由私人和企业来提供的,所以这二者之间不一样。身份有差异,你在国企工作,为政府工作,由政府提供基本的保障,而且这份保障还是比较丰厚、充裕的,但是你在企业,企业有可能破产倒闭,碰到这种情况,由企业提供的这部分的保障就没有了。所以主要还是靠个人。
财经名人访:我们聊回节目开头说到的那个数据,“80后退休前需准备314万退休金”,实际上就是按照目前的标准,我们80后需要在30年存314万退休金,才能保障安享晚年,您的估算和这一数据是否相近?
涂永红:这个数据,你可以说不够,对有的人来讲是还不够,但对有的人来讲又太多了。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你未来的身体状况,未来的收入情况也是有差异的。你老龄的时候,你的生活开销,主要由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决定,你可以做选择。如果你要求一点也不能低于现在的生活方式,也许你每年,可能要花十万块钱,或者现在要花二十万块钱,那么对于这样一群人,300万绝对是不够的。但是现在还有好多人,一年可能只花两万块钱,人家也能过日子,对于这一层人来讲,300万对他们来讲,绝对是太多了,是个天文数字。所以不同的人,准备的养老金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个数字,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依据,举一个例子,北京的平均生活,一般来讲,我们一年5万到6万,一年的消费。如果你是55岁或者60岁退休,等你退休的时候,按照当年的生命预期,未来到80岁,你退休以后还有25到30年,这25到30年,都是你没有收入,你就得靠现在的储蓄来给你养老,把未来30年或者20年吧,咱们别说30年,这20年,你按照每年5万的收入来算,就应该有100万,而这100万,20年当中100万,按照每年通货膨胀3%来走,就有155万,这155万对于80后来讲,是20年、30年的事情,你把每年3%的通货膨胀率折出来,我算了一下,刚好就是314万。
财经名人访: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网上有很多网友都有留言,有一个留言很有意思,说目前20多岁了,说三十而立,目前家里就只有一个自行车,养了一个猫,什么也没有,房子也没有,还是租来的,养老还要花这么多钱,他的这种情绪是大家共通的情绪吗?您能否可以通过经济学原理来安抚一下。
涂永红:我感觉这有点超前的恐惧,其实未雨绸缪,这是好的,但是人的生命是有周期的,他的收入,他的消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你20多岁,收入是最低的时候,你刚毕业,什么技能都没有,你是一个新手,当然不可能有高的工资,没有高的收入,那现在你挣这点钱,刚够你吃饭,租房可能都困难,这个时候一看300多万,真的很吓人。但是话说回来,等你到30岁,35岁,进入40岁这个阶段,你的收入你会发现,比现在要多好多倍,也许会多10倍,那么到了那个时候,对你来讲,这个300万就不是什么难的事情。就拿我自己当时毕业的时候,也跟现在80后的情况一样,20多岁的时候,工资只有200、300块钱,可是现在呢?你能挣到一万多块钱,收入翻了好多倍,现在对我来讲,说养老要攒个300万,我觉得还是有信心的。但是要放在10多年前,20年前,那个时候想都不敢想,所以从情绪上来讲,我们对未来还是要积极地来看。因为从生命周期和收入周期来看,过了40岁,应该是你的收入的高峰,会比20多岁的时候,高不止10倍。所以到那个时候再来储蓄,这是符合规律的。依我看,30岁以前该花就花。
财经名人访:我们看到近两年民政部也是在呼吁在高校里面设立养老系,您是人大的教授,您觉得这样对于我们现阶段的养老制度的改革也好、发展也好,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涂永红:我觉得这一举动非常有必要,以前大家不关注这个问题,到了最近几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很突出了,到现在大概有14%的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对于养老问题如果不解决好的话,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动乱。所以现在有必要培养专门的人才来进行规划、进行制度的创造,而且来引导人们,怎么样来储蓄,或者是过健康的生活,来保证我们安享晚年。
财经名人访:不仅仅是养老人才短缺的问题。刚才我们也谈到了,目前在国内的养老制度,除了依靠国家、企业外、也要靠个人,对于个人来讲,我们应该制定一个什么样的自己的一个规划,才能够满足我们晚年的需要呢?
涂永红:我觉得最重要还是要及早着手规划。从当前情况来看,企业这个来源不一定是靠得住的,因为国企比较少,大多数多是私企,私企提供的养老金有两大缺陷,一是少,二是因为现代人单位换得勤,流动性也比较大。所以完全靠企业是靠不住的。而靠政府,政府只能提供最普通的、一般的最基本的养老保障,保证大家不饿死,保证随着经济发展,享受到一般的养老保障。但如果你的生活方式不同,相较于普通人,要求比较高的品质的群体来讲,就应该是自己为自己提供养老保障。所以及早着手,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开始理财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财经名人访:说到这儿,我替网友们问一个大家非常关注,但同时也对于这个领域很陌生,并不专业的问题。您刚才讲到养老单靠企业有一些不靠谱,作为现代人来讲,可能在自己漫长的工作生涯当中,会出现很多跳槽,比如我在北京上班,突然跳到上海去了,但是我养老金,这个延续的手续就会很繁琐,有些人觉得,算了,还没有机票的钱贵,所以选择放弃了。那这个钱去哪儿了?
涂永红:实际上,这个钱还是在的,因为按照当前制度的规定,企业必须要提三险五金,其中包括养老金,提完了以后进入到企业的账户。而从未来的发展来讲,可能这些账户,有可能一部分会归结到政府统管的养老金里面。企业年金这一部分,可能以后也会受到更多的监督。不过,这些钱是你的,记在你的名下,怎么着都应该是你的。只是以后我们的制度应该思考怎么把不同企业给个人提供的养老金,怎么样归到你个人的账户,不受地域,不受企业的限制,这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
财经名人访:刚才说到了个人养老、理财方面这个概念,目前社会上比较崇尚两种理财方式,炒股和买房,这两种投资方式适合养老理财投资么?
涂永红:我认为还算是靠谱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上市公司,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都是一个国家里边最优秀的企业,最有成长性的企业。比如在我们国家,有几万个企业,但是真正上市的也就才三千左右,所以它一定是这个国家里头最好的。那么这些最好的企业,它的投资回报率一定会高于你经济的平均增长水平。如果说我们国家经济增长水平是8%的话,那么我们在上市公司每年给你的回报15%、16%,超过一倍是小菜一碟,而且也是必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特别是从长远来讲,我认为股票投资应该说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财经名人访:但是股票投资对于大家来说是一种风险投资,万一投入进去没操作好的话,是否会把养老金都赔进去了?
涂永红:对于这个问题,一些美国的经济学家曾经做过比较,是提取美国20世纪 30年代大萧条到现在的大概70年做样本做分析,最后发现投资政府的债券收益只能有5%左右,但你若投资股票,尽管也经历了周期性的波动,也经历了很多大的经济危机,但最后平均的收益都在8%以上。所以他们得出来的结论,股票是最具投资价值的。当然在股市里,有的企业好,有的企业不好,有的企业价值比较稳定,有的企业有波动性,特别像我们创业板的这类企业,波动性非常的大,适合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如果我们是从养老角度出发的话,应该怎样分配投资的篮子呢?蓝筹股大盘股的企业,波动相对来讲是比较小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到工商银行去存款,得到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4%,但是如果你买工行的股票,他给你分红,工行的回报,包括每年的盈利,大概30%多,分给股民的,分给他的股东的,平均下来也有百分之十几,至少超过10%,预期存钱到工行,还不如买工行的股票。从这个角度来讲,股市里面有高风险的波动非常大的股票,也有收益比较稳定的,极具投资价值的股票。所以说投资股市确实需要一定的知识,需要技巧。如果我们从养老的角度来讲,个人不具备这些投资技能,我们还可以把我们的钱委托给基金,这些基金都是由专业人士管理的,可以给我们,帮我们选择进行投资。
财经名人访:接下来我想说一说买房投资的形式。在我手里面有一个资料,大概在去年发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当中提出了,“以房养老”的概念,您怎么看?在中国可以实现这样一个形式吗?
涂永红:其实我觉得“以房养老“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以前我们是“养儿防老”,但现在每个家庭就一个孩子,靠也靠不住,如果我们都要靠孩子来养老的话,实际上也养不起,现在的情况是一个孩子有时候上面要养八个老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靠房子来养老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最近英国、美国也报道出来,他们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叫“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银行,每个月银行会给你一笔钱,直到你去世,房产不归子女而是归银行。这种方式也是养老的一种尝试。因为房屋目前来讲是个人甚至是家庭最大的资产,房屋往往就是多年积蓄的具体体现,是你创造价值和财产的体现,这些财产自然应当为你的养老提供保障,他们应当可以通过金融技术变成现金流,从而支付你的养老钱。也就是在你年轻的时候,你必须要靠储蓄,靠每个月的积累才买的房,而房贷还清以后,产生的现金流将进一步体现其价值,它产生的现金流可以为你养老进行支付。
财经名人访:我有一个小小的疑惑,提到“以房养老”,实际上在上世纪美国的新泽西的银行就提出来了,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们房屋产权没有年限,但中国有70年产权的限定,也就是说房子它会随着人的老去也老去,到时候就会不值钱了,怎么办?
涂永红:70产权的限定是对于房屋来讲,其实房屋的使用年限经常还到不了70年,水泥还有砖头的寿命,也到不了70年, 70年主要是指土地的使用年限。70年以后,土地使用要重新再付费,不是说完全没有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一般人买房的时候,你已经是三四十岁,或者四五十岁买的一套房,产权年限70年,足够为你养老支付。在这点上,以房养老不存在问题。
财经名人访:中国人自古有“未雨绸缪”的储蓄习惯,习惯储备一定的资产已被自己未来的不时之需。但目前,面对着生活成本的步步紧逼,许多年轻人根本无力储蓄,有些甚至因为结婚买房等需求,把上一代的养老钱也一同耗尽, 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家方面,肯定是要通过政策设计,通过国家财政支出,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保障,除此之外,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制定怎样的计划,才能保障自己安享晚年呢?
涂永红:实际上我们说的,“以房养老”是有一定的范围的。“以房养老”,起于美国,台湾是可以复制的,但在欧洲就行不通,因为人们的生活观念不一样,在欧洲,比如像法国、德国,40%多的人是不买房的,一生都是靠租房过日子。像在美国,特别像在中国,中国的住房拥有率是全球最高的,因为农村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自有住房,而城里面的人80%的人都有自己的住房。在城乡一体化过程当中,新进来的这些人可能没有能力买房,对于这些人你再提“以房养老”,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个时候政府就应该用其他的养老办法帮他们养老。
财经名人访:俗话说“开源节流”,我们除了要储蓄更多的资产,保障养老外,节流也是其中之一。中国人养老成本到底分布在哪儿?养老理财之前,是否有必要理清这一概念,才比较好制定相对适合自己的养老计划?
涂永红:实际上养老费用最主要的还是日常衣食住行这一块。另外就是我们怎么样活得更有质量,像保健和旅游这一块的开支,当然,如果生病了,这一块开支会比较大,但这块还有医疗保障来进行支付。另外生活不便的时候,可能要请护工,这大概就是我们最主要的几笔开支。
财经名人访:我们来看刚才网友留言,问这样的一个问题,针对于今天的话题。说涂教授今天来到演播室,能不能给大家做一个现场的简略的理财计划表,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网友,我们先需要做一些什么?再需要做一些什么,才可以使自己的理财计划更具有针对性,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您可以举举您身边实际的例子?
涂永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去实践的。所以我觉得,要保证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老年生活的话。第一步,你要制定一个养老的计划,不管300万也好,还是200万100万,每个人生活方式不同,要求不一样,但是每个人至少都有一个具体的数,大致的数目。比如说你定的最终数据是需要准备300万,那你就要考虑你养老需要多少年?每一年大概应该存多少钱?这个数目也定下来后;第二步,接下来就要做算术题。比如,你计算出每年需要存2万块钱作为固定储蓄,意味着你每个月存1700块钱,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就要每个月拿出1700块钱来,专门进行储蓄,这是你必须要做的;除此之外,剩下的钱你就要再考虑,怎样来进行投资,让它尽快的安全的增值;第三步,到这个时候你就要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投资工具了,是找专家打理,还是买房子,买基金,买股票?选工具的时候要注意几个原则:第一,是安全,因为这笔钱是用来养老的,所以不能冒太大的风险,一定要注意资金的安全。而安全第一的情况下,要考虑适度的回报率,回报率首先一定要高于通货膨胀率,我们目前的通货水平是3%,至少要达到3%以上,5%、8%是比较合适的;这样积累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后,你还需要回顾检查一下方案施行的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没达到目标,什么原因?从而进行修正。这样每年积累下来,你就会发现,你积累的财富数目,离你预期要筹集养老金的数额目标,肯定就不会太远。